制度建设:党建科学化的“稳定通道”

信息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时间:2012-06-11  作者:蔡富军

在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她善于将点点滴滴的实践探索上升为规范的制度,在制度中获得稳定的预期。恰如亨廷顿所言:“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党的制度建设一直受到“根本性”的重视。近年来,市委针对上海转型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大局,在党的自身建设、群众工作机制、反腐倡廉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推动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群众对执政党的良好预期。

   

   从无到有 立足需求

     

上海世博会如何实现“成功、精彩、难忘”?一个核心的经验是“办好世博,关键在党。”然而,在多元的社会状态下,上海8万个党支部、170万共产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如何让他们“站出来?”以怎样的方式让他们体现先进性,发挥模范作用?

记者在世博期间采访时了解到,身处不同角色的党组织和党员们有不同的“烦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们反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迎世博任务重,人手紧,工作做不完,“渴望得到帮助,增添力量!”

驻区单位等条线党组织和党员则期盼有参与世博,投身于世博的平台,“我们等待着号令!”不少条线党员们说。

问题亟待化解,需求如何对接?20103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本市单位党组织主动联系所在社区(街道)和乡镇党组织制度的通知》,号召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主动与所在社区(街道)和乡镇党组织建立联系,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沪委组〔2010〕发字17号”或许已被淡忘,但条块党建资源融合,党组织和党员向办博中心工作集聚的精神仍在基层回响。据统计,90%以上的驻区单位与所在社区和乡镇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在做好本单位的安全保卫、群众工作和门前“三包”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到社区认领项目,参与世博志愿服务。商飞、宝钢、中海、东航等中央企业党组织主动联系所在社区,参与世博党建联建。东航党组书记自己到社区征求意见,带头到公交站点执勤;宝钢集团党委抽调经验丰富的党务干部到世博园区临时党组织工作,并组织党员参加地铁安保志愿服务……

   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上海近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规定。例如,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的机制,强化全委会重大决策作用;试行市委委员询问和质询制度;本市全面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做好本市“市委领导信箱”、“市长信箱”工作等制度规范,有效回应了各种诉求,加强了党的群众工作。

   从更深层次而言,立足需求和问题导向进行党的制度建设,亦增加了制度的价值合理性。因为制度立足时代特点和执政实践,能够保障实现执政党所宣示的价值目标,这种良性的互动,是执政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从有到立 配套衔接

   

   2010年,上海开展党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全市11350名党代表分别与5365个居(村)委会结对联系,定期直接听取居民、村民的意见,反映呼声,督促、协调解决问题。

 薛沛建代表坚持每月到居民区了解民情。期间曾帮助社区居民联系医院,抢救该居民9岁患病外孙;夏斯德代表联系社区之后,多次与职能部门沟通,化解居民反映轻轨噪音的问题;得知不少小区居民担心3G基站辐射问题,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维华代表与小区居民和居委会干部座谈,从专业角度打消了居民们的一些顾虑……

   与群众“面对面”的背后,是上海推动党代表联系社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例如,市委办公厅先后下发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代表大会接待办法(试行)》和《关于市、区县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工作方案》等规定,从制度层面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渠道,回应群众合理诉求。

   为了让党代表联系社区制度“立得住”,能够有效运转。制度规定之外还有一整套配套工作流程。例如,党代表联系社区收集到问题之后,将其以书面形式告知市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市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对意见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初步办理意见。然后,市委办公厅将此提议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办理后,相关职能部门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党代表和办公厅,办公厅将根据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办。

   同时,上海把每月15日定为党代表接待日,市、区党代表到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轮流开展接待工作。上海还设立了市党代表“直通车”,代表可以通过专用电子邮箱或书面信件的方式,直接向市委领导反映情况。

   一套合理衔接的配套流程,逐渐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市委组织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注重与《关于加强本市公务员基层选拔和培养锻炼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的衔接,有效解决了公推直选可能出现非公务员身份党员通过选举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与公务员逢进必考有关规定的制度冲突,维护了“制度环境” 。

   制度有机衔接带来的活力,参与主体最有发言权。提及自己联系社区的感受,薛沛建代表说,党代表联系社区制度让他直接看到了市委的部署如何在最基层得到贯彻落实,作为党代表,他更感受到推进的责任。石门二路街道祥福居民们则把他像看作了老朋友,生活中碰到的困难、问题和烦心事,都愿意和薛代表说说。

   

   从立到行 重在落实

   

   在公众的通常印象里,律师是穿着西装革履,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但在上海,律师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市司法局律管处处长马屹介绍,上海律师社会责任的积极发挥,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律师建设的重视,注重从制度层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2009年,俞正声同志在一份徐汇区律师的社会责任报告上批示要求,如何在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特别是法治政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律师作用,拟可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形成系统的意见。

   2010年,市委办公厅16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若干意见》。

   制度建立之后,关键是落实,而落实则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对于利益同向的,可以激活受益者的内在动力。

   据统计,目前律师总人数达13000余名,其中党员5000余名。去年底发布的全国省级层面首份全面反映律师义务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上海律师社会责任报告》显示,3年中上海共有3500多名律师以中立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化解矛盾和纠纷,成功化解了近5000件历史遗留、突发疑难复杂矛盾和群体性冲突纠纷。在大调解体系中,有4000余名律师投身于法院诉调中心、街镇社区调解中心、居村委调解工作室,以及劳动纠纷、动拆迁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调解平台,为提前化解矛盾做出了努力。

   市律协副会长周天平分析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时认为,一方面是基于人格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等因素;另一方面客观上可以提高律师的社会认同,帮助业务开展。

   对于利益不同向,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同推进的制度,则容易怠于执行。为此,上海加强了制度的执行检查和评估问效工作。

   例如,市委常委带队对部分区县党委、市委工作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研究处理。同时,市委还委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以“第三方”的身份对全市区县党委、市委工作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原汁原味”地向被检查单位反馈。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糟糕。”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而言,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中,是党建的根本。守护住了根本,方能走向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