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日前银川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律师论坛做上述表示的。该论坛始创于2001年,每年举行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律人士围绕和谐、发展、公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公益法的本质特征就是保障困难群体,给强势群体施加一部分责任,实现在法律面前困难群体和强势群体的相对公正,包括法律援助、律师参与普法以及公民诉讼等内容。
根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统计,目前中国专职的公益诉讼律师已超过100人,而志愿律师至少8000人,已经有20个省建立起免费专职律师服务。
在未成年人权益领域,专职律师大约30人,已经有25个省级律师协会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参与的律师超过6600人。
在农民工维权领域,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聘用专职律师的2年时间里,接到咨询1万多件,受益6万多人,涉及资金3亿元左右,直接办理案件2100件。
法律界人士认为,中国律师目前参与公益法的深度和力度仍不够理想,整个行业中还没有形成主动参与的氛围,还有相当一部分弱势人群享受不到法律的帮助。
佟丽华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律师群体积极投身公益法领域之外,也需要政府加大法律援助经费补贴,以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