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北京约37万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1.7倍),将和23万低保对象一样享受7项专项救助政策。
市民政局表示,对于“低收入家庭”,城乡将首次统一认定标准,每年将随低保标准调整。另据了解,于明年1月起执行的新低保方案已初步拟定,正向市委市政府报批。预计新标准将高于400元。
低收入家庭覆盖37万居民
昨天,市民政局等10部门公布《关于规范和统筹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首次将北京市临时救助标准规范为“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
明年起,凡低于北京市当年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居民(也称“城乡低保边缘对象”)均可申请享受临时救助待遇。2009年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当年城乡低保标准的170%。
“具体认定标准每年将与低保标准同时调整。”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丁长利介绍,如按现行城镇低保标准每月390元计算,低收入标准将为663元。城乡低收入家庭大致包含37万居民。加上23万低保对象,临时救助至少覆盖60万人。
据悉,将于明年1月实行的新低保标准公布后,这一数字还将增加。
低收入家庭可申请临时救助
丁长利介绍,凡具有北京市正式居民户口,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均可申请享受临时救助。除新认定的城乡低收入群体外,还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和生活困难补助对象;因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及家庭成员患重病等原因,造成经济支出过大、生活暂时困难的特殊对象等。
这些人员可申请享受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法律、冬季采暖及一次性救助,共计7个专项。
- 解读
标准城乡统一 救助形成体系
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丁长利昨天介绍,以前临时救助的标准一直未统一,城市是按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认定,农村按低保标准150%认定,今后,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首次实现统一。该标准是综合考虑城乡低收入家庭在医疗、住房、教育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支出需求,并适当考虑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测定的。
另外,以往北京市临时救助多采用一次性救助的形式,今后将归纳为7个专项救助,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为配套”的救助体系。新政实施后,低收入群体和低保人员可享受的专项救助相同,区别只在于不发放保障金等细节。
7项专项救助
医疗:可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对门诊、住院的自付部分再度报销,据估算,住院就诊可报销约84%。
住房:对于住房困难户,将纳入城市廉租房享受范围及农村危旧房翻建规划范围。
教育:在校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在北京市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内,经正式录取,考入普通高校本科、专科或高职的,可一次性申请约4000元学费补助。
就业:家庭成员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人员,可申请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援助。
法律:需要法律服务时,可申请享受法律援助。
冬季采暖: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冬季采暖的家庭,符合北京冬季采暖救助政策的,可申请享受采暖救助待遇。
一次性救助:对于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特殊对象可申请给予一次性、阶段性的临时救助。
申请程序
●申请: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应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享受相关救助,并出具户口簿、收入证明等材料。
●审核:社区、居(村)委会经办人员协助对申请对象资格作初审、评议、公示等;街道、乡镇社保所负责对申请对象入户调查、审核资格等
●审批:区县民政局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应当在接到审批材料30日之内办结审批手续;不符合条件的应在30日之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医疗救助报销比例上调10%
门诊、住院报销提至60%,住院取消报销起付线
明年1月1日起,针对低保、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救助报销比例均由50%提高到60%,并取消住院救助报销起付线。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起,城乡社会医疗救助方案将分为门诊、住院两类救助。其中,患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救助定义为“门诊救助”;患危重病且经过各项城镇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有关费用后的医疗救助将被定义为“住院救助”。
对于门诊救助,明年报销比例将由50%提高到60%,每年累计报销额度仍为2000元。民政部门管理的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医疗救助可以“实报实销”。
住院救助的报销比例也由50%提高到60%,报销额度最高标准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同时,住院救助原先规定的每年500元报销起付线将从明年起取消。
此外,3种情况的门诊费用可按住院费计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包括肝肾联合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急诊抢救留观并入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急诊抢救留观死亡的,其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算账】
低保参保者住院报销84%
低保、低收入群体拟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先依照各自参加的医疗保险险种报销,余下部分可申请医疗救助,即再报销60%。据了解,这部分人群多数参加的是“一老”或无业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原额度均为60%;这样,这部分人员将可报销84%。
例如,低保人员、城镇无业居民王先生住院花费1万元。因其为低保人员,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按照他所参加的无业居民医保政策,住院报销比例为60%,即可先由医保报销6000元。自付部分4000元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再报销60%,即再报销2400元。综上,王先生1万元医疗费可报销8400元。
农村低保首次实行分类救助
本报讯 农村低保明年将首次参照城市低保方案,实施3个系数的“分类救助”。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宣布,明年起,财力条件允许的区县将实行城乡低保标准并轨。据悉,目前只有朝阳、海淀、丰台3个区已实现并轨。明年可能有新增区县实现“并轨”。
明年起,农村低保也将实行分类救助的办法,3个系数与城市低保方案相同。这意味着,农村和城市低保救助方案在逐步接近,明年大致统一。
此外,具有北京正式农业户口、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且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将直接按城市低保标准发放补贴。
农村低保三类救助
●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救助系数为1,即按低保标准发放补贴;
●民政部门管理的60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原国民党人员等传统民政救济对象,以及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70岁以上老年人,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按救助系数1.10享受待遇;
●因患病等原因暂时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按救助系数1.05享受待遇。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