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主打高油耗的SUV“逼死”双龙
韩国双龙汽车,曾是韩国的第五大综合性汽车制造企业,在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以生产SUV为主。2004年10月,上海汽车与双龙汽车债权团签署转让48.9%股份的契约,并支付5900亿韩元的接收代价,成为双龙汽车最大股东。2006年,上海汽车成为双龙汽车的控股股东,目前持有其51.33%的股份。而上汽的这一收购行为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是其这些年最大的败笔,因为早在收购之前,双龙就已经是危机重重了,在收购后,在韩国甚至还引发过双龙汽车员工关于劳资纠纷问题以及双龙员工发出的中国侵吞韩国企业论等事件。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入主双龙4年之后,拥有18.51亿元双龙权益的上海汽车面临一个尴尬而又烫手的局面———双龙汽车已陷入破产边缘。
据悉,按照韩国法律,双龙目前的经营将由韩国法院接管,在7个工作日内,法院将决定是否接受双龙企业回生流程申请,如同意将成立接管委员会,由债权银行,专业人士及股东组成,对下一步计划作出判断。在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后,双龙公司的高层也随即发生变动。目前双龙公司总裁崔馨铎和首席执行官张海涛均已辞职,新的管理团队正在调整。与此同时,受公司结构影响,双龙在中国的多项业务也已经暂停。
汽车业内人士分析,双龙销量锐减的始作俑者是去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和低迷的经济,因为该公司主打高油耗的SUV车型。此前1月8日,双龙汽车董事会在讨论《经营正常化方案》时也认为,此次双龙汽车面临的流动性危机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以及韩国金融市场信用短缺问题造成的。
公开指责上汽偷窃技术双龙汽车工会扬言要起诉
在等待韩国法院回应前,金属工会双龙汽车支部(双龙汽车工会)于1月12日宣称将会协同民主劳动总联合、金属工会、市民社会团体发起“要求中国上海汽车赔偿损失的签名运动”,并有75%工会成员支持罢工;同时强烈要求上汽履行每年三千亿韩元,4年共计12000亿韩元的投资约定。工会还表示计划将派遣到中国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撤回韩国,并且切断和上汽连接的公司内部网络。
支部部长韩尚均当日在京畿道平泽工厂召开了记者见面会,表示:“对于中国上汽偷窃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的投资承诺的行为,将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并且会向上汽追究责任到底。”
韩尚均支部长同时表示不能接受缩减职员人数的提案,工会虽然可以和上汽协商关于降薪和重新分配岗位等问题,但是绝对不允许再继续解雇员工。
上汽面临两难境地或将交出巨额学费
“说上汽窃取技术完全是无稽之谈。”针对上述指责,上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朱湘君明确表示,韩国方面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目前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另据介绍,韩国检方此前也曾调查通用大宇是否窃取韩国技术,但由于美国政府强烈抗议最终不了了之。“技术窃取是否存在,不能妄下结论,主要还要看双方的股权转让协议中的条款。”刘英明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上汽为了拯救双龙曾做出很大努力,据了解,直到本月5日,上汽还在继续援救双龙。不久前,上汽还向双龙支付了一笔总额达4500万美元(约合600亿韩元)的款项。上汽表示,这不是注资,而是作为既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付款,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双龙缓解部分短期现金流压力。可双龙的此次回生申请使上汽再次陷入两难境地,要么宁可血本无归,要么继续忍气吞声投入,而无论作何选择,都将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
证券业专业人士认为,上汽不是不想救双龙,而是双龙目前的产品结构无法适应全球提倡节能的大环境,竞争力已经不强。目前,双龙的产品地域性太强,而大排量SUV的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双龙被重新收购的可能性为零。进入破产保护后,其自救成功的可能性也极小。如破产清算,上汽将从近年来麻烦不断的双龙抽身,停止进一步在双龙方面亏损,这对上汽未来发展将有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