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是新修订《律师法》颁布实施1周年。在这样一个对于律师来说颇具意义的年份,为推动全市律师队伍的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由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和本报联合启动了宜昌市首届“诚信律师”评选活动,正可谓“恰到好处”。
我市现有律师事务所39家,515名执业律师。但是,30年前,宜昌有多少名律师呢?我市律师队伍的发展现状如何?在建设法治宜昌的过程中,对律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律师又是如何服务于社会呢?就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本报在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的帮助下,今日特别推出《2008宜昌律师白皮书》。
历史的足迹
50年前曾一度“消失”
20年后重新面世
提起律师,我们马上会想到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律师,一直以来拥有着良好的社会评价,也因此让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据了解,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我市就有852人报名,比2007年的报名人数增长了13%。
可是,也许只有很少的市民知道,律师还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过。据了解,我市律师业起始于1957年初,以当年的当阳县、宜都县法律顾问处成立为标志,那时只有专职律师1人。紧接着,1958年,法律顾问处被取消,律师工作中断。
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律师暂行条例》,我国律师制度才得以恢复。1980年至1981年,宜昌地、市、县法律顾问处先后建立,律师业务逐步开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法律顾问处正式更名为律师事务所。1997年,《律师法》颁布施行。
至1997年底,全市已有35家律师事务所,其中国资所24家,合伙所11家,执业律师218人。2000年,根据国务院、司法部的统一要求,对国资所进行脱钩改制。至2002年底,全市律师事务所已具有一定规模,达到36家,其中合伙所34家,国资所2家,执业律师264人,其中专职246人,兼职18人。2009年,我市共注册39家律师事务所(其中2家个人所)。
队伍的成长
宜昌拥有515名注册律师
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专职律师成为主体
正是由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律师队伍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令人可喜的是,不论是律师的整体数量、规模,还是律师的文化结构,都在全省地市州名列前茅。
我市39家律师事务所主要集中在城区,除点军区外,我市其他县市区均有律师事务所。其中,西陵区、伍家岗区等中心城区有20家,占总数的50%左右,夷陵区有3家,猇亭区有1家。
到2009年,我市注册的执业律师已达515人,几乎都是专职律师,而律师制度刚恢复时,律师队伍里兼职律师还占到相当比例。据市律协张秘书长介绍,现在从事兼职的律师,限定于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并通过全国司法考试的人,一般是大学教师,因此兼职律师很少。执业律师中,男性大约占到总数的89%;女性大约占总数的11%。中心城区的执业律师大约占总人数的80%;县市区的执业律师大约占总人数的20%。从律师的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占总人数的32%;36岁至50岁占总人数的56%。
律师的文化程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拥有硕士(含)以上学历的执业律师占到了总人数的5%左右,执业律师大部分是本科(含)以上文化程度。而曾经,只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符合律师的学历要求,律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整体不高。
社会的贡献
援助弱势群体挽回5400万
爱心捐赠十余万
2008年,全市律师担任刑事辩护及代理刑事案件1445件,代理民事、经济、行政等各类案件4068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0件,解答法律询问21106人次,代写法律事务文书1034件。全年律师共办理农民工维权案635件,减免费用67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400万元。
同时,全市有433名律师参与到处理涉法信访工作中,参与法律援助热线“12348”值班4334人次,参与处理群体性纠纷146起,一批疑难信访案件通过律师参与得到解决。全年共接待来电来访法律咨询105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39件,其中刑事案件245件,民事案件889件,行政案件5件。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全市律师心系灾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为受灾地区捐款,市直律师共捐赠91240元,缴纳特殊党费23862元。
行业的规范
50人连续15年零投诉
仅1人违纪受处
2000年,我市在全国首创推行律师行业“法律服务质量反馈卡”制度。律师事务所接受当事人(单位)委托时,发放“反馈卡”给案件委托人(单位)。当事人拿到“反馈卡”后,对服务质量不满意的可以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投诉。
截至2008年年底(含2008年),我市37家律师事务所(不含2008年年底新成立的2家个人所)中评定信用等级的有32家,其中A级17家,占45.9%,AA级8家,占21.6%,AAA级7家,占18.9%;全市515名律师中评定了信用等级的有395人,其中A级208人,占40.4%,AA级172人,占33.4 %,AAA级15人,占2.9% 。
截至2008年(含2008年),全市37家律师事务所(不含2008年年底新成立的2家个人所),连续3年无违纪的13家,占35.1%,连续6年无违纪的13家,占35.1%,连续9年无违纪的3家,占8.1%,连续12年无违纪的2家,占5.4%,连续15年无违纪的1家,占2.7%;全市515名律师中连续5年无投诉的167人,占32.4%,连续10年无投诉的57人,占11.1%,连续15年无投诉的50人,占9.7%,连续20年无投诉的23人,占4.5%,连续25年无投诉的7人,占1.4%,连续30年以上无投诉的1人,占0.19%。
同时,我市司法部门也加大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据市律师协会张秘书长介绍,2002年以来,24名律师因责任心不强、违规收费等受罚,6家律师事务所由于聘请非律师人员以律师名义执业、管理混乱等被处理。随着行业越来越规范,监管力度越来越强,2008年,律师行业违法违纪行为大幅下降,仅1人被处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