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四川安县“检察院工作室”下乡 巧解社会矛盾

    日期:2010-08-24     作者:王欣    阅读:815次
   四川安县检察院所属的安县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灾区,面对灾后矛盾较多、灾区重建职务犯罪等社会问题,该院启动了“检察院下乡”计划,在全县3个重点乡镇、覆盖23万人口地区设置了3个“检察工作室”,在灾后重建、职务犯罪、拆迁占地、群体性闹事等问题上,遵循“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的思路巧解社会矛盾,初步建立了灾区基层检察工作的新模式。

设在问题多的地方

“哪里问题多,我们的工作室就设在哪里。”四川安县检察院称,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初步试验,已在该县管辖范围内的秀水、花荄等人口密集地区设立了3个“检察工作室”,工作室由县检察院全面组织和负责,同时聘请一到两名司法工作者或基层干部担任联络员,构建了从县一级到村一级的检察信息网络。

记者了解到,“灾后重建职务犯罪、拆迁占地、安全事故、群体上访”成为“检察工作室”反映出来的四大问题。其间,对于检察工作室举报的三个镇4名干部进行了立案侦查,重点查处了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领导收受贿赂、贪污、挪用救灾款等恶性职务犯罪事件;通过检察工作室及早的发现了桑枣镇群体事件,先后派出干警80余人次开展调查,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同时,通过检察工作室提供的线索,介入了5起安全事故的调查,协助有关单位解决好亡者亲属的赔偿,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

做足“早”字诀

记者了解到,“检察工作室”在基层的实践中,“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的检察工作经验成为一种检察工作新思路。安县检察院称,通过实践证明:“检察工作室”做到了早着手准备、早谋划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群众纠纷工作,尽早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据悉,在该县工业重建和交通设施重建中,对于涉及的拆迁矛盾问题,及早地给辽安工业园拆迁农户8000余户深入做好释法说理、政策解释和思想稳定工作,将问题解决在了事发源头;“检察工作室”也成为最早了解第一手职务犯罪案件信息源头,同时成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举报、投诉的第一窗口,对保障灾后重建补助资金的依法发放,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