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论坛上讲话时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合格教师。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职业准入与管理制度。国家制定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公开招聘。启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并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支持力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接受高质量培训的机会。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据介绍,从2007年开始,民盟中央在全盟倡导实施了“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旨在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公平。截至目前,“烛光行动”已培训农村骨干教师7万多人,援建学校60多所,捐赠图书21万多册,成为民盟作为参政党履行职能,关注和支持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