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立即转往医院救治的危重伤员,今年上半年有望利用警用直升机完成空中转运。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新闻发言人管敏昨天介绍,市急救中心已与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达成意向,从今年上半年起,警用直升机将逐步服务于紧急医疗救护,并将成为一种长效机制,由此打造一个上海的“立体医疗急救体系”。
“立体急救”弥补速度缺陷
自去年9月27日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直升机成功完成首例空中救护以来,已有4名患者由警用直升机分别从青浦、崇明、松江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涉及的病情分别为脑溢血、孕妇意外脑外伤、骨折和胃穿孔,病人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赵华强表示,“叫车难、等候时间长”一直是本市医疗急救的“软肋”。为了弥补速度缺陷,去年“120”与7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预报体系”,就是在急救车行驶途中将患者病情通报给接诊医院,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及时衔接,但有时还会碰到路堵等特殊情况。要想提速急救,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动用警用直升机,用“立体急救”方式弥补地面速度的缺陷,以及地面救护车难以到达的区域,如海岛、高架路或高速公路等。
据统计,本市4次直升机救护从接到报警到飞机抵达现场平均用时10分钟,从现场起飞到达医院平均用时12分钟,医院交接平均用时5分钟。这靠地面交通是绝对做不到的。
4家医院设直升机停机坪
目前,本市的华山、瑞金、长海、长征4家医院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并已通过验证获得有关部门的飞行许可。管敏说,这4家医院基本囊括了本市各医院医疗急救的特色,如心胸外伤、脑外伤、骨折、灼伤等,如一旦发生车祸、火灾等群体性意外伤害事件或突发心肺衰竭等疾病,可用直升机送往这4家医院。
在警用直升机面向市民初期,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乘坐。市民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应由“120”工作人员判断是否需要派直升机,如“120”工作人员认为有必要派直升机,再询问患者所在地能否有条件停直升机,如草坪、屋顶或净空条件好,得到可行答复并取得市民同意后,再启用直升机。今年上半年警用直升机服务于紧急医疗救护后,主要还是用于地面救护车难以到达的区域、重大突发事故的现场急救、中远程的紧急转运等。
据测算,动用一次警用直升机的成本超过2万元。参照国外的做法,除重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出动直升机救护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平常的空中急救费用需由个人支付。赵华强说,本市的具体收费方案还在制订中,不过提醒市民,空中急救的成本较高,因此无论个人还是单位,在使用前应该做一些成本效益评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