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透露,设在公园内的应急避灾设施主要有:区域性应急指挥室和医疗救护中心,应急厕所设施、应急供水和排水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消防、应急太阳能光伏电站、疏散通道等。这些设施,平时可能都是公园绿地、休闲场所,一旦灾难发生,可成为应急避灾场所。像应急厕所,平时市民看到的就是一个个窨井盖,灾难发生后,可立刻翻开,搭上帐篷,就是一座方便又卫生的“应急厕所”;应急水井、应急饮水点都是独立的系统,平时也“不显山不露水”,一旦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受灾瘫痪,就可立刻启用,成为“救命水”;公园里的大草坪,可立刻搭起帐篷安置受灾群众,并备有疏散指引、应急电源等设施。此外,这些公园还将引进防火树种,提升防灾能力。
16家将建应急避灾设施的老公园,按应急设施的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应急避灾公园设有区域性指挥中心,规划中有一家;二级应急避灾公园设有救护站,计划有6家;三级应急避灾公园有应急厕所、应急供排水系统等基本应急设施,共有9家。据悉,这些公园都要求距离高楼较远,有较开阔的场地等基本条件,中山公园、鲁迅公园、宜川公园、岭南公园等可望入选应急避灾公园。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