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民宿业不仅在全国取得了很大发展,在上海也取得了实质进展。大量精品民宿的出现,促使乡村旅游迅速提档升级,民宿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已经成型并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上海各区政府已陆续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民宿业正在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管理。相关政府部门对民宿业的发展和监管思路更加成熟、全面。而民宿业所涉及的诸多复杂法律问题也正在破题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对此,旅游业届、民宿业届、法律届相关人士都非常关注民宿业最新的法律政策规定和民宿业的规范发展。
日前,第九期"旅游法律沙龙"民宿业最新法律政策讨论会,在衡山路249号(徐汇区公证处)2号楼5层("徐汇律师之家")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旅游法治研究中心、徐汇区司法局共同举办,由徐汇旅游促进会、上海境信法律咨询公司提供支持。
徐汇区旅游局、虹口区旅游局、金山区旅游局相关同志及旅行社、民宿业主、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政府、院校、企业届、法律届人士共四十余名嘉宾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上海旅游法治研究中心刘巍嵩律师主持。刘巍嵩律师从十个方面深度解析了目前上海民宿的发展情况。
刘律首先介绍到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民宿?发展民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利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提高农民收入。所以关于民宿的定义,目前我们所指的民宿通常与"三农"紧密相连,即农业区域、农民和农村宅基地。上海对民宿业的管理原则可以总结为"促进发展、适度监管"。而这个管理原则主要是针对乡村民宿,对于城市民宿可能目前政府还是以加强监管为主。
那么哪里适合发展民宿,对民宿的管理要求又是如何的呢?刘律分别从民宿的集中发展、民宿管理机构设置、民宿的准入与监管、市级管理办法与各区协调情况、民宿的限制条件、民宿规划、民宿与旅馆业的关系这几个角度充分介绍,参与同志都表示很有收获。
自由交流问答部分,十余名业界同仁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从讨论的内容中可以发现,比起乡村民宿,城市民宿对市场的吸引力更大,但是由于城市民宿本身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不仅涉及产权、相邻问题,还可能涉及一些社会稳定问题。但是市场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克服困难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会上与会者们的真知灼见相信对我们的管理部门会有一定启发,未来不管是乡村民宿还是城市民宿,它的发展一定是更规范更合理的。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本次讨论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城市民宿的规范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大量新信息,改变了业界的原有认识,将会对管理部门的监管思路有重大影响。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