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上海律师学术大赛组委会第二次会议确定奖项设置等事宜
日期:2013-07-16
作者:业务部
阅读:7,022次
2013年7月15日,第一届上海律师学术大赛组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律协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组委会主任、上海律协会长盛雷鸣主持,组委会副主任管建军副会长、组委会成员钱翊梁副会长、周天平副会长、万恩标秘书长、刘小禾副秘书长、王旭峰副秘书长等参加。
业务部主任潘瑜首先通报了第一届上海律师学术大赛的报名情况及评审表彰工作的筹备进展情况。本次大赛参评范围为上海律协会员执业期间,近5年内(2008年1月1日至今)发表的作品。申报时间为2012年8月2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共收到著作57部、论文112篇、律师出具的调研课题报告15份、辩护词(刑事诉讼类)38份、代理词(民事诉讼类)71份、非诉讼法律文书(律师工作报告、法律意见书、尽职调查报告)28份。
之后,组委会成员对下一阶段拟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经会议讨论决定:根据报名情况,将设5个单项,每单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是:
(一)著作: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二)论文和调研课题报告: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
(三)辩护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四)代理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五)非诉讼法律文书: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经大赛组委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决定,著作类优秀奖增加至10名,论文和调研课题报告类优秀奖增加至20名,代理词增设优秀奖5名,详见《第一届上海律师学术大赛评审办法》)
将设总评委会,下设5个评审小组,从事各单项具体评审工作。由上海律协副会长担任评审小组组长,牵头开展工作。小组成员主要由院校学者、资深法官、资深检察官、仲裁员及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律师担任。评委会可根据参赛作品质量确定相应奖项。如无合适作品,部分奖项可空缺。
评审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11月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12月召开表彰大会。届时,上海律协将对获奖作者及作品进行大力宣传,并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列入上海市律师协会文库公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