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市高院、市司法局、市律协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律师一卡通”绿色通道正式开通运行。经市司法局批准执业并完成年度考核,持有二代律师会员卡的本市律师可以凭卡在全市法院系统内获得“身份认证”。
发布会由市高院副院长吴偕林主持。市高院副院长顾伟强,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协、市律协会长盛雷鸣等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共有来自人民日报上海分社、新华社上海分社、中新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法治报、法治天地频道等中央及本市主要媒体记者近40人参加发布会。
盛雷鸣会长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律师16000余人,律师事务所1200余家。此次上海法院开全国之先河,在全市法院全面部署“律师一卡通”绿色通道,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司法公开,极大方便了律师参与诉讼,有利于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更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市律协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并将与公、检、法系统信息化合作建设作为协会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
王协副局长介绍,2011年,“上海法院律师在线服务平台”开通,向 42家试点律师事务所发放了U棒作为登录使用的依据。试用以来,市高院从便捷性、功能性、安全性角度对律师平台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和优化。同时,市律协借助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将律师会员卡升级为采用最新的IC双界面芯片技术的二代会员卡,集成了符合《电子签名法》的CA数字证书认证功能,使之同时具有接触式刷卡辨识身份和非接触式账号辨识身份的身份认证功能,为“律师一卡通”绿色通道的开通运行打通了关键环节。
顾伟强副院长介绍,目前,全市每家法院均配备了5台律师会员卡读卡器,在法院安检窗口、立案窗口和档案阅览室统一安装。读卡器实现了对参与诉讼律师信息的自动采集和登记功能:安检时,律师出示会员卡并刷卡,程序自动显示该律师身份信息、职业状态及照片,读卡器进行数据读取并自动登记到法院旁听证管理系统,加快了安检流程;立案时,律师刷卡后,程序自动采集代理律师信息,登记到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加快了立案流程;阅卷时,同样的身份核实和录入加快了查阅档案流程。同时,市律协还将律师信息库数据信息共享给上海高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相关的代理人、辩护人,只要是上海本地律师,承办法官即可以通过输入律师卡号自动从律师信息库中获取律师的执业信息。
据悉,市律协已经为全市16000多名律师制作了符合该技术标准的二代会员卡。“律师一卡通”的建设工作催生了上海法院与市律协数据互换平台的建立,随着数据互换技术的完善、成熟、深入,面向律师群体的各类司法服务、法院信息资源的共享等“一卡通”系统功能均能一一实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