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戈双双只是沭阳县150名驻村律师中的普通一员,由于他们敢“管”也会“管”群众的“家务事”,深受群众尊敬。
从今年起,沭阳县以“关爱民生,服务和谐”为主题,开展法律便民实践活动,在全县472个村(居)全面实施“村村有律师”工程。该县要求,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一名律师挂钩服务农民,驻村律师以做好法制宣传和义务法律咨询为重点,引导农民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主动地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为村(居)组织在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义务咨询,促进村(居)依法治理。县里为此专门从乡镇司法部门和一些律师事务所挑选了150名责任心强的法律工作者和律师,分配到全县的472个村(居)。
有了驻村律师,农民打官司心中有底,不必再花冤枉钱、再跑冤枉路。沭阳要求驻村律师必须在各村(居)显眼位置悬挂“法律服务便民公示牌”,公示内容涉及服务范围、服务人员及电话等。七雄社区农民宋桂林曾因经济纠纷打了半年官司,钱没少花,官司还没打完。现在有了驻村律师,有什么事情,他只要打个电话咨询他们就行了。
沭阳县司法局局长张耀邦说,驻村律师就是要以“关爱民生,服务和谐”为重任,坚持心系百姓、执业为民,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农村群众依法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涉法问题。
关注民生,但不能流于形式。沭阳对驻村律师工作进行严格细化、量化,要求驻村(居)律师每年为群众举办专题法制讲座不少于2场、提供依法治理合理化建议不少于2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2件、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帮矫活动不少于2次。该县还建立“村村有律师”工程跟踪监督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定人到乡(镇),监督到村(居),对“村村有律师”工程的实施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跟踪监督。
据统计,今年以来,沭阳县驻村(居)律师共化解家庭矛盾960余起,平息邻里纠纷972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件。驻村律师“调”得沭阳社会秩序更加稳定,“调”得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