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届东方大律师、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亲自担任总编剧和出品人的《金牌律师》电视剧播出之后,一时成为律师业内外热议的话题。9月23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主办的电视剧《金牌律师》研讨会在上海举行。《金牌律师》是由上海人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影集团联合打造的律政大戏,这部剧已经被认可为国内首部律政剧,剧中涉及对律师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深入探讨,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力作。该剧于今年6月27日在东方卫视播出以来获得广泛赞誉,此剧播出的首日,东方卫视的收视率因此而一举跃入全国第七位,《金牌律师》已于近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季度推荐好剧目录。
研讨会由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亲自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全程出席。在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影评人、资深电视从业者、文艺评论家、知名作家、资深法律从业者及相关领导汇聚一堂,就《金牌律师》创作经验与收获、中国特色律政剧的创作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电视荧屏题材同质化严重,现实题材几乎等同于都市情感剧,资深剧评人李星文举例称,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选,10部获得最佳电视剧提名的剧,有9部是情感剧,“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一部行业剧是值得欣喜的,美剧日剧中行业剧不少,但中国却一直处在非常稀缺的状态”。他还以目前不少拼大牌明星、制作粗糙的电视剧做对比,“一家电视台就以是不是大牌明星演的来决定购片,在这样不正常的标准主导下,构成了电视剧制作片酬失控,成本倾向于演员,挤压到剧本打磨。但《金牌律师》在剧本上不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演员选择上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对电视行业内剧本不完善就开机的不正常现象有所拨乱反正,这才是电视剧出精品的规律。”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治委员会主任缪晓宝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金牌律师》作为一部行业剧来看,而应该作为一部真正的律政剧看,此剧对弘扬法治精神、向社会宣传律师制度具有很大的意义。出席会议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律师十分肯定这部剧的成功是与上海的文化底蕴、法治环境以及段祺华律师深厚的法律和文学功底分不开的。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薛沛建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多地关注法律如何保护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探索中的案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点评时称该剧反映了目前多种社会矛盾汇聚胶着中前行的社会现实,剧本写出了人性在情理和法理下引出的冲突感。
说到专业性,《金牌律师》剧中出现的30多个案子均来自于真实案例,出席研讨会的上海市律协副会长黄绮对此表示肯定:“对案例的描述相当专业,非法律专业的编剧是编不了的”。但她也指出,剧中展现的法庭戏是律师抗辩式的,而非大陆现实中是法官主导式的,“既然是律师制作的律政剧,很多律师同行觉得就不应该出现如此专业上的差错,当然律师们的吐槽也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律师抗辩式的庭审不但拍出来会比较好看,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国内的庭审方式能朝这个方向发展,抗辩式的庭审律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这也是总编剧段祺华律师对法治中国的理想追求。”会议最后,陈东部长在作总结发言时充分肯定了“金牌律师”是一部社会关注度高,认同度高的好片子。鼓励影视宣传中要坚守社会主义义利观,弘扬核心价值观,多多出品《金牌律师》这样的佳片。
《金牌律师》总编剧段祺华介绍称,鉴于讲述婚恋案例的《金牌律师》的成功,自己接下来还在筹划新的系列,第二部将焦点对准继承案件,第三部则聚焦股市金融,“明年将讨论遗产税法,解释继承问题将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剧本都已经在筹备中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