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
日期:2006-12-03
作者:焦璐
阅读:2,589次
◆焦璐
一别上海已三年。尽管身在遥远的澳大利亚,但祖国,尤其上海的一切无时无刻不让我充满挂念,尤其是
律师业的发展,也深深挂念着与上海
律师业紧密相连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东方大
律师》节目。
记得刚在莫纳什大学法学院上课时,常有当地
律师拿着有关中国
律师的负面报道,和我调侃。面对这一切,我藏起内心的委屈和愤怒,而把《东方大
律师》节目“搬”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在中国,在上海,有着无数的
律师不取分文地宣传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他们听后,肃然起敬。
“这个节目提倡的就是美国几代
律师的楷模克莱伦斯·丹诺的兢兢业业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他们如此评价道。美国的克莱伦斯·丹诺原先是位从事政府事务的名
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他深深了解到社会底层那些穷苦大众的疾苦,毅然放弃了原有的优厚待遇,转而从事那些劳工、死囚案,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捍卫劳苦大众的利益,从而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他的执著,勇敢和良知激励了无数
律师,也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律师。
由此,我想到,难怪《东方大
律师》节目开办以来,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喜爱,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上海担任节目嘉宾期间,常常看到主持人洁蕙忙碌的身影。她明媚灿烂的笑容一直让我觉得,弱势群体是多么渴求我们的援助之手。而我通过担任嘉宾,通过帮助他们,也获得了一份和节目组成员一样来自内心的踏实和快乐。
刚到墨尔本时,洁蕙打来越洋电话,向我转达节目组的问候,还特地安排我在澳洲通过电话参与节目,与听众交流,也常常把节目组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与我分享她的喜悦。而在澳洲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感受到,乐善好施的人无处不在,帮助他人是快乐的。刚到澳州时,学习之余,我在墨尔本市政府国际旅游部担任志愿者。笔试时被问到为什么要从事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何况我还是个外国学生,我就提到了《东方大
律师》。可能是节目组的故事打动了他们,我成了该部门唯一的一名中国员工。英联邦运动会期间工作特别忙碌,同事中有一位78岁高龄的老太太,退休前曾担任一家澳洲大公司的部门经理,有严重的腰腿痛病,但她还是风雨无阻地来担任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为不影响我上课,她还经常帮我顶班。在和她的交往中,我了解了很多旅游知识,更是大幅度地提高了语言能力。有趣的是,受我的影响,现在她已经能随口哼唱《花好月圆》《步步高》之类的中国乐曲了。
今年七月份毕业后仅仅一个月,我很荣幸地被一家总部在美国的跨国公司澳洲分公司录用,成为该公司法务部几十名员工中唯一的中国人。录用前,法务总监从公司总部通过可视电话对我进行面试,他对我担任过《东方大
律师》节目嘉宾的这段经历非常感兴趣,特别问了很多相关问题。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结束面试时,他大为赞叹,没想到中国也有这么多克莱伦斯·丹诺的追随者。由于公司去年刚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他需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法律环境,而来自我的信息让他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信心大增。(作者为原外滩
律师事务所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