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上海律师尽显英雄本色——“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团体冠军诞生记(“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落幕)

来源:上海法治报     日期:2011-10-28     作者:未知    阅读:9,159次
上海律师辩论队荣获团体冠军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央电视台主办,全国律师协会、检察官协会协办的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历经激烈角逐,决赛结果于日前出炉。由刘一律师(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孙潇?律师 (上海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周乐多律师 (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和余家恺律师 (国浩律师集团上海律师事务所)组成的上海律师辩论队在连续对抗广东公诉人辩论队和北京公诉人辩论队后,荣获团体冠军;同时上海组队的四名辩手中,刘一律师获得最佳辩手奖,周乐多律师获得最佳风采奖,孙潇?律师获得优秀风采奖。

      控辩对峙、交锋,这是刑事审判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庭审态势:检察机关公诉人依法指控犯罪嫌疑人,而律师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运用法律答辩。控辩双方孰胜孰负,除了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和熟谙法律的程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即论辩的口才和技巧。

      今年9月14日至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检察官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 (以下简称大赛),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增强辩护律师、公诉人出庭对抗能力,提高辩护律师、公诉人的业务素质,展现律师队伍、公诉人队伍的良好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提升全民的法律意识。

    本次大赛,检察机关派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6支公诉人辩论队参赛, 6支律师辩论队则分别来自于广东、四川、辽宁、上海、北京、浙江。

    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本次全国大赛与上海市律师协会从今年 5月份就开始筹备的“2011上海律师辩论大赛”不谋而合。今年年初,新一届上海律协理事会成立后,就将举办 “2011上海律师辩论大赛”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 7月初,上海市律师协会又收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检察官协会协办的“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的组织参赛通知。这种“不谋而合”背后,折射出的是上海律协常抓不懈、不断提升上海律师执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尤其是辩论技能的远见和智慧。适如上海律协盛雷鸣会长所言:“辩论大赛不仅能提升律师群体的业务水准,而且还能在全行业形成专业技能大比武、大练兵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律师更专注于对自身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这也正是上海律协举行‘2011上海律师辩论大赛’的目的和初衷。 ”

    从选拔到组队,从培训到预赛,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市司法局鼎力支持,上海律协殚精竭虑,上海律师全程关注,虽说最后“闪亮登场”的仅是四位辩手,但他们的身后有着强大的上海律师阵容。本次大赛一举夺魁,尽显英雄本色,凝结着全体上海律师的几多汗水,几多心血,几多智慧…….

组队

慧识教练 海选辩手

    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高水平的辩论队,组队至关重要。获悉我市成为电视论辩大赛12支参赛队伍之一后,在市委政法委和市司法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市律协由盛雷鸣会长、万恩标秘书长亲自出马,在短短的半个多月内,紧锣密鼓地召集了四次筹备会议,层层推进参赛工作,确立了教练顾问组、参赛队员组以及后勤保障组三位一体的封闭式训练组队模式,由管建军副会长全程督导,万恩标秘书长担任领队,刘小禾副秘书长以及秘书处公共关系部陶丽萍主任负责具体组织、统筹协调所有队务工作。

    理想的教练人选需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法律专家,其次要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再次要精通辩论技巧。汉商律师事务所的王嵘、光韬律师,堪称上海律师辩论队的 “智囊双杰”;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黄荣楠律师、申达律师事务所的周知明律师是2001年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涌现的威力不凡、魅力无穷的“绝代双雄”。盛雷鸣会长、万恩标秘书长求贤若渴,坦诚相待,与四位律师逐一恳谈,耐心听取意见。这4位律师毅然肩负起本次辩论赛教练顾问工作的重担。

    最终,市司法局和市律协领导决定聘请黄荣楠律师任上海律师辩论队总教练;王嵘、光韬、周知明律师任顾问兼教练;上海辩论届权威之一的复旦大学蒋昌建教授任首席顾问。又鉴于本次大赛是以刑事案例为辩题,聘市律协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林东品律师任顾问。

    理想的辩手人选需具备六大条件:第一、法学功底深厚;第二、知识面广博;第三、表达能力强;第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第五、形象气质俱佳;第六、具有一定的辩论赛经验并且可参加长时间封闭式集训。

    为选派最佳阵容参赛,市律协通过东方律师网、各区县律师工作委员会等多渠道广撒英雄帖,诚招思辩才,在全体上海律师中开展了一场公开的、开放式的选拔活动。市律协在半个月之内开展了三轮不同形式的选拔工作,筹备工作时间之紧、难度之巨、要求之高也是可以想见的:

    第一轮——“一对一”攻辩对抗赛,通过报名律师两两之间的PK,选拔出12名律师进入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团队对抗赛,第一轮入选的12名律师分为4组,每组由3名律师组成,进行两场团队比赛,从中选拔出7名律师进入封闭式集训,参加第三轮比赛;

    第三轮——模拟对抗赛,入选的7名律师在为期2周的封闭式集训后,与上海公诉人辩论队进行了2场模拟对抗赛,教练顾问组根据队伍的整体风格,经过一番权衡、斟酌,最终确定了代表上海律师辩论队参赛队员名单: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刘一律师、上海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的孙潇?律师、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周乐多律师以及国浩律师集团 (上海)律师事务所余家恺律师。他们中:年龄最大者为32岁,年纪最轻者为27岁,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的履历表上无一例外都有曾经参加过各类辩论比赛的骄人战绩。

训练

封闭培训 刻苦磨砺

本次辩论大赛,每个队的辩词总共只有8分钟的时间。为了这8分钟,上海4位选手不仅仅是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封闭式训练,而是将

    多年累积的知识储备全面迸发。

    封闭式训练每天都遵循严格的作息制度,从早上8点到晚上10时止,都作了程序式的安排,其中包括专家讲课、技巧训练、剖析辩题、模拟比赛、赛后分析等等。还有天天坚持的餐后散步,因为辩论赛实在是一场脑力与体力并举的竞技大赛。

    封闭式训练每周均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在七周时间内,需消化与四道辩题案例有关的一摞专业知识材料,完成不低于万字的书摘笔记;认真听取专家讲课;根据讲课笔记,队员均需开动脑筋剖题,拟出相应预案,教练顾问组将剖题的观点进行分析、整合,再分析、又整合,明确逻辑和理论底线,组成辩词,由辩词构建起一个个攻防战场和与之匹配的炮弹素材。

    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协党委书记刘忠定代表市司法局吴军营局长多次赴培训基地亲切慰问队员,关心队员的衣食起居。市律协会长盛雷鸣、副会长管建军、秘书长万恩标、副秘书长刘小禾等多次看望队员,着力解决集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市律协会长会议还就本次大赛举行专题会议,明确要求:保障资金投入,提供物力支撑;广请专家外脑,提供智力支持。参赛选手所在律师事务所、区司法局均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

    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辩论队鼓舞了斗志、打消了顾虑,为队伍赢得佳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受邀赴培训基地授课的顾问专家不下20人次:除了严谨与思辨的蒋昌建教授外,还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弛、何萍,复旦大学教授陈浩然,上海大学教授顾骏,上海政法学院教授阎立,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陶建平,东方卫视知名主持人骆新,首届东方大律师翟建、陶武平、鲍培伦律师等等。这些名家大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专业领域,各显神通,竭尽所能,全身心地给选手们讲课、破题、出谋划策。正是这些专家的鼎力支撑,各展所长,为辩论队选手们拓展了知识的眼界,丰富了才华的底蕴,不仅梳理了众多关键的知识点,增加了有说服力的依据,更使队员们获得了良好的心理支持。

    黄荣楠律师作为总教练,负责辩论赛的整体策略、战场组织以及具体训练计划的制定。他是一个严格但又不乏温情的教练:训练过程中,他雷厉风行,对每个训练细节都极尽苛求之能事,对每个队员的不足之处均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训练结束后,他更像队员们的大哥,对每个生活细节都体察入微。

    周知明律师负责一辩、三辩辩词的确定以及讲演技巧的训练。他是一个从容淡定又不乏风趣幽默的教练:训练中,他传递给队员们的理念是讲演的最高境界在于自然,他浑然天成的嗓音加之动情的朗诵,常常使队员们由衷地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不断激发起自觉练习的积极性。

    王嵘律师与林东品律师负责设定辩论赛辩题的刑法具体理论、刑法立场。光韬律师负责专家名单库的确认以及媒体外联工作。他们不仅为队员们输送着专业的知识,更传递着一种信心和精神支撑。

    正是这支教练团队所采取的科学管理方法——训练中注重精力和体力的调节,注重情绪的疏导和信心的提升;正是这支教练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缝衔接的合作理念,磨砺出新一代的冠军之师。

    市检察院对律师辩论队的集训也给予了极大支持。上海律师辩论队的封闭式集训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是与共同赴京参赛的上海公诉人辩论队一起驻扎在旗忠村上海检察官培训中心,学习、生活、辩论演练,两队的队员从相识、相知到相互鼓励,齐头并进,通过律师与检察官不同职业思维的交流碰撞,进一步厘清法理,破解案例,提高辩论的应变与实战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推进了律检良性互动机制的发展。

    激赏台上四位辩手的精彩表现时,我们也不该忘记幕后那些陪练队员。在一个半月的备战中,他们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远赴偏远的培训中心,经常为一道辩题不厌其烦,反复陪练,帮助辩论队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方案。他们是:孙彬彬 (汉商所)、金文玮 (金茂所)、张承飚 (欧申所)、马赛 (汉商所)、毕癑 (秋实所)、王峰 (翟建所)、张移 (新文汇所)、阎艳 (博和所)。正是这些真性情的对手朋友,责尽心安,不计功利地付出,才造就了又一支强大的上海律师辩论队。

参赛

    精益求精 出奇制胜

    选手赴京比赛穿什么颜色服装,教练顾问组费尽思量。在常人眼里,深色西服配白衬衫,是律师出庭或社交场合的最佳通行装。而光韬教练却别出心裁地建议选择浅绿色与嫩黄色两款衬衫配以藏青色西服,灯光照射地舞台效果一定相当出彩。

    然而就在服装颜色确认后的第二天,辩论队收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组发给每个参赛队的录制现场舞美图的邮件,律师辩论队所处位置的灯光背景板颜色恰为蓝色。那天是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六,黄荣楠总教练按惯例在律协辅导队员,听闻此消息后,他担心蓝色背景板会降低藏青色西服的视觉效果,于是他立刻调整训练计划,安排队员与陪练队进行模拟对抗赛。他本人立即将负责本次服装的设计师招至律协,比对着电脑邮件的背景板色彩,重新挑选服装颜色以及面料;黄律师甚至动用了他在上海媒体界的好人缘,逐一打电话将他的好朋友在周末的早上唤醒咨询;还架起了与远在外地出差的光韬律师之间的照片邮件联系以及热线电话;同时,上网搜索,研究了中央电视台类似背景板下节目主持人的服装颜色。最终,确定了浅灰色面料西服搭配浅绿色与嫩黄色两款衬衫。这个纠结的过程历时近3个小时。

    半决赛上,上海律师辩论队身着的浅灰色与浅绿色的服装搭配已让评委和各参赛队耳目一新,精致优雅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决赛上,队员们着嫩黄色衬衫配浅灰色西装闪亮登场,舞台灯光映照下,已显王者风范;更为耀眼的是他们精彩、流畅的辩词表现,自信、默契的攻守配合。

    上场的战鼓终于擂响了,半决赛的对手是广东公诉人队、决赛的对阵方是北京公诉人队,这两支队伍是去年底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冠、亚军队伍。强强相遇,上海律师辩论队斗志昂扬,发挥稳定,捷报频频,最终以律师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上海律师赢得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1年9月15日,上海律师辩论队出战全国赛半决赛的那天, “2011上海律师辩论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律协举行。上海大赛以区县对抗方式进行,来自全市17个区的23个辩论队,共百名律师辩手赴赛切磋论辩。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圆满落幕之际, 2011上海律师辩论大赛初赛正徐徐拉开帷幕,上海律师界又将涌现出一批风流人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