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所互动”:律师进社区又一新举措
日期:2007-12-10
作者:葛子长
阅读:3,441次
地域广阔,人群分散,外来人口较多,城乡二元化差距明显,专职司法人员较少,面对这样的“先天不足”,郊区司法局面对矛盾和纠纷的不断涌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如何开展?
奉贤区司法局通过不断摸索,盘活了区内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两个资源,通过建立“所所互动”的工作机制,即在司法局的主导下,牵手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实行结对签约,携手走进社区、走近百姓、合力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提供法律援助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此举既解决了司法一线人员人手紧张的矛盾,又为律师走进社区打开了通道;既实现了为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的目的,又为律师实现社会价值、开拓业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所所互动”,让律师有了用武之地
“开展法律咨询、法制讲课、化解民间纠纷、参与信访,律师通过这个平台参与上述活动,有效把社区矛盾激化率降到最低限度,把信访苗头化解在最基层,这对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加大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力度,维护社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奉贤区司法副局长刁大庆这样评价“所所互动”机制。
老李是庄行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的一村之长,2007年11月10日上午,他被通知去庄行镇镇政府会堂参加一个法律讲座,听说讲课的内容是宣传《物权法》时,他回头问了一句同样是来听讲座的村干部:“啥叫《物权法》,我们这些村干部又不是搞法律工作的,要学那玩意干吗?”
当天,为这些农村乡镇的头头脑脑们上课的就是上海卫根龙律师事务所主任卫根龙律师,他所宣讲的题目是:“《物权法》与乡镇经济”。
在整个宣讲活动中,卫根龙用很多发生在村镇经济中的现实案件,生动地讲述了村镇组织在使用土地开展投资经营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土地管理法规和《物权法》的法律规定,以致于引起大量的纠纷,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卫根龙一边在台上演讲,一边留意观察着台下听众的眼神。他发现,每当讲到《物权法》案例时,很多人不仅注意力很集中,而且还在认真地做着记录。”
会后,老李主动跑到台上和卫根龙打招呼,他还主动地邀请卫根龙以后多给他开“小灶”。
卫根龙律师事务所只是奉贤所有签订“所所互动”协议的律师事务所的其中之一,他们的做法只是奉贤区整个律师队伍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律师参与法律宣传只是“所所互动”协议内容的一个方面。其更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化解大量的矛盾和纠纷上。
“所所互动”,逼出来的“全市第一家”
与奉贤青村镇司法所结队签约的沈国英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国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青村镇丁夏村村民夏某与村委会签订了鱼塘动迁补偿协议。村委会为此将鱼塘流转给了另外一家养殖场,谁知夏某对此又反悔,并强占鱼塘,该养殖场多次发出停止养殖通知,但是夏某却无理纠缠,为了达到再次获得补偿的目的,他多次威胁村干部,并封锁村委会大门,影响村委办公。青村司法所在受理案件后,及时与我所联系,我所派出了一名资深律师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处理纠纷,在了解了夏某毫无协商诚意的情况下,律师建议村委会通过法律程序诉讼至人民法院,夏某收到传票后立即停止了过激行动,主动要求协商解决,最后达成了调解协议。”
事情获得圆满解决后,镇政府对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的协议合作信心更足了,司法所也对律师事务所在参与解决纠纷时表现出的高度敬业精神和娴熟的专业知识表示钦佩。
为律师创造条件走进社区,奉贤区曾经有过“摸石头过河”的经历,不过那时,协议双方的合作远没有像今天那样融洽,相反,他们尝到的却是“苦涩”。
早在2004年,奉贤区司法局就围绕律师应当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主题,开始尝试律师事务所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与各镇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签约,分别开展了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的活动。但是,由于活动形式、协议内容、服务对象等环节没有衔接好,使得双方在履约过程中老是“碰不拢”,基层单位认为律师过来帮不了什么忙,还要花时间陪,因此很不情愿;而律师们来到基层单位后似乎又无事可做,感觉是在浪费时间,认为不值得。“拉郎配”的结果是——双方的合作就像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一样,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一方面司法所人手紧张,难以应付大量的棘手矛盾,另一方面律师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专业人士却在发挥社会责任上无事可做。
能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2007年初,奉贤司法局围绕着“如何营造律师服务社会的氛围,畅通律师服务社会的途径,更新律师服务社会的观念”问题,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的新的“联姻”方式——将全区的司法所和所有律师事务所组织动员起来,以双方签定协议的方式,实行“所所互动”。
“所所互动”活动开展以后,律师事务所为了履行协议内容,都会应司法所的要求,在所内配备了与司法人员直接联系的律师。
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勘称“全市第一”,它的实施立即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批曾被列为“老、大、难”的沉积案件迅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些群体性的矛盾得以化解。由此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所所互动”,不能不算的两笔帐
第一笔帐就是“政治帐”。
张勤龙是青村镇司法所所长,他所在的司法所在实施“所所互动”时与沈国英律师事务所签约结对。签约以来,让张勤龙感触最深是,律师参与政府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可以从法律专业的视角,既能为政府解决实际问题,挽回不必要的损失,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又可以帮助政府依法行政。因此,这笔“政治帐”不得不算。为此,他向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1990年,某镇政府为了壮大乡镇经济,以政府发文的方式成立了一个“合作基金会”,采取以一定比例利息向广大农户集资,再以高于集资利息的方式将资金出借给本乡镇的企业。但由于管理不善和法制意识淡漠,致使高达2000多万元的钱款在到期后久拖不还,造成上访不断,政府有关部门为此耗时耗力,但收效甚微。“所所互动”实施以后,镇政府将这个难题交给了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签约双方,律师介入后很快就梳理出了头绪,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很快就收回了部分借款,为政府挽回了一大笔损失。
另外,“所所互动”的开展,让律师在疏导诉求,化解矛盾,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社会价值。群体性矛盾纠纷复杂的法律关系,使非法律专业人员越来越难以胜任涉法信访、群体性上访中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工作,迫切需要律师职业群体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律师独立的“民间性”中介身份,与纠纷当事群众具有平等的地位,可以打消群众“官官相护”的顾虑,使他们易于和群众交流,其法律意见也易为群众接受。
记者在采访时也让律师们算了一笔帐:那就是,你们在开展这项活动时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此,你们感觉值得吗?被采访的律师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值!因为我们在展现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的自身价值时,通过这个平台,也获取了相当的案源,扩大了业务收入。”
而几乎就在律师们给自己算帐的同时,刁大庆副局长也在掰着手指算一笔“经济帐”:“去年奉贤区律师的年创收是1100万元,而今年到10月份已达到1300多万元,预计全年将增长30—6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所互动”让律师在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也为律师增加了群众知晓度,在政府和企业的知名度,从而为争取更多的服务机会创造了条件。”
“当然,‘所所互动’在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时,也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下一步,我们要将它继续深化,力求使之体制化、长效化。”刁大庆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