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武器为国有资产护航——记上海君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钱丽萍
日期:2006-11-30
作者:邵宁
阅读:5,928次
从一名研究刑事诉讼、证据学的大学教师,到一家
律师事务所的主任,钱丽萍在十多年间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钱丽萍所在的君和
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经济领域的法律服务,包括公司业务、外商投资、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以及国有资产产权法律服务。为了熟知金融、财务、民商事、房地产、公司制、拍卖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钱丽萍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逐渐成为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的行家。
接到特别任务
几年前,她所在的
律师事务所接到了一项特别任务,为一幢大楼的停建、收尾提供法律服务。这个建筑面积为3.6万余平方米,层高27层的金隆大厦,在其建设项目被国家有关部门叫停时,结构尚未竣工,幕墙正在施工,主要设备进场还未安装。为防止项目停建过程中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建设单位聘请君和
律师事务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投资金额清理、资产审计评估、资料整理、工程档案清理、归档……钱丽萍运用丰富的基建项目管理和建筑法律专业知识,为清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方案。首先,建设单位根据她的意见设立项目法人,确保了大楼产权安全。随后,她参加谈判,参与起草、修改、补充、参加谈判的各类合同达35件,通过合同控制节约投资约347万元。
国有资产增值
律师的有效工作,既提高了大楼收尾工作的速度,又尽可能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损失,预防了项目开发和合同的失误和漏洞,从根本上避免了诉讼、仲裁的发生,消除了后遗症,为日后项目最终依法转让、增值奠定了基础。
钱丽萍还参与了项目委托拍卖全过程,负责审查所有与拍卖相关的法律文件,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2003年12月,金隆大厦公开拍卖,最终以2.82亿元的价格成功拍卖,国有资产增值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