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 法治时评

法治时评

新京报:将“治庸办”的权威交给公众

来源:新京报     日期:2011-04-29         阅读:2,399次

近日,武汉市“治庸办”暗访了14家职能部门,发现上班迟到、上网、玩游戏、炒股、聊天和脱岗等现象29起。4月18日,39人被问责,其中7人被调离现工作岗位,1人被辞退。上述人员还被处以经济处罚,处理最重的是上班吃早点者,经济损失近万元。(4月28日《新京报》)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公务员也是人,但公务员手握公器,行使公权,其道德标准自然要高于普通人;且其工作懈怠的社会影响,也比小白领上班玩游戏严重得多。公司职员偷懒,客户可以换一家做买卖,政府部门的行政业务可是别无分号。

公务员待遇好,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权利义务应是相应的,公务员工作稳定,不意味着那就是休闲养老,不怕“客户”投诉的职业。但人们似乎已经默认了一些公务员的“懒政权”,武汉治庸风暴的“霹雳手段”恢复了常识:公务员的勤政,不能当口号念。

但对这次的“治庸风暴”,笔者还是不免担心,希望这不是一场运动,虎头蛇尾,随着领导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平心而论,如果治庸只是“风暴”,公务员仅仅一次迟到,就撞到“治庸办”的枪口上,被处以重罚,难免会觉得不公道。但处罚的内部公平,应以外部的公众满意为前提。

要做到内外都公平,就应构建一套公众参与、渠道通畅、透明严谨的监督制度,这比风暴更有用。具体地说,就是将“治庸办”的权威交给公众,让接受政府服务的民众,去监督公务员,去治庸。政府部门有一套流畅、公平的制度去采纳、验证市民的投诉,这样,哪个公务员懒政,哪个勤快,监督部门很容易掌握。

如此的监督制度不是风暴,却有水滴石穿的持续,水银漫地的严密。看哪个公务员还敢偷懒,还敢对市民丢冷脸。

□沈彬(法律工作者)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