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各区动态

各区动态

静安区司法局党委三项抓手塑造深化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品牌

    日期:2013-04-01     作者:静安区律工委    阅读:3,819次

近期,静安区司法局党委为了进一步推动“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深入开展,紧紧围绕本区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实际,坚持广泛组织发动、深入推进实施、务求取得实效的基本原则,以“组队伍、拓平台、建机制”为抓手,充分调动和激发静安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为民感情,营造出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一是组建静安区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志愿者队伍。静安区司法局党委有61个党支部,党员631人。区内的各类公益活动,经常需要发动志愿者参与。以往,公益活动的组织方都直接邀请个别熟悉的党员参加活动,现场需要的法律服务方向可能并非志愿者擅长的领域,影响了服务的效果。一些热心公益的青年律师不知道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错失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为此,局党委着手组建本区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志愿者队伍,从志愿者擅长的法律领域、本人的服务意向、可参加服务的时间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梳理掌握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情况,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收集社区群众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完善,切实把志愿者队伍常态化管理落到实处,更大程度地发挥好系统内党员志愿者的服务优势。

二是拓展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平台。局党委牵头统筹整合本系统各条线资源,主动融入静安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搭建“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平台,把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资源很好地“组织”起来,积极引导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党员主动对接社区百姓需求,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实现组织互联,资源互动,功能互补。目前,“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陆续在静安5个街道全面铺开,志愿者们分批在社区坐班,接受市民法律咨询,根据时下热点开展普法讲座。此外,还与白领驿家联合设立网上普法互动平台“驿法空间”,用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向青年白领提供劳动、婚姻、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服务,为化解基层矛盾,保障社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完善组团服务长效管理机制。“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以群众路线指引党建工作,对形成政府、法律专业人才、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使法律专业人才更加直接地参与到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实践中去。为深化品牌,局党委进一步探索完善配套制度,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跟踪反馈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听取社区单位和居民百姓意见,完善“组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的功能、方式、路径,加强评估激励,不断改进工作,全力服务“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的目标。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