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下午,上海律协社会公共服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公服委”)在律协第一会议室举办“AI+公共法律服务”首轮测试会。本次测试聚焦法律咨询、文书制作、普法宣传三大高频场景,旨在为《律师使用AI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夯实实践基础,同时应对法律咨询公司对传统法律服务市场的冲击。
来自6个测试组的30余名委员通过深度使用DeepSeek、通义法睿、Kimi等十余款AI工具,提交了多维度测试报告。结果显示:
(1)法律咨询场景:AI工具在结论准确性上表现良好,但存在分析浅层化、虚构法条案例等问题。通义法睿、DeepSeek等工具因深度推理能力脱颖而出,而垂类工具在专业上更具优势。
(2)文书制作场景:大部分AI工具能高效生成基础文书,但需律师人工校验法律逻辑。
(3)普法宣传场景:WPS AI凭借智能排版、配图功能成为首选,但内容深度仍需人工优化。
首轮测试评审会邀请上海律协法律科技委副主任张烜律师、上海市银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艳萍律师以及公服委委员陆利平律师等6名专家担任评委。张烜律师指出,当前测试对AI的运用仍属初级阶段,建议通过“提示词优化+智能体工作流”提升输出精准度。俞艳萍律师强调需建立AI使用边界指南,注重隐私保护与结果复核。陆立平律师建议探索如何精确提出指令并且对常用AI产品进行推荐或排序。
公服委将结合专家意见于5月开展第二轮测试,并计划6月发布《工作指引》,为行业提供标准化操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