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人文荟萃

文娱动态

(刘一)饮水不忘思源,乘凉更要栽树----纪念恢复律师制度三十年之际读《海派大律师》有感

日期:2009-03-13     作者:刘一

      中国人常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对于赶上好时光的法律人来说,还有一大喜事----律师制度恢复了!自1979年至今的三十年,律师制度的恢复改变的不仅仅是许多法律人的命运,更是整个国家走向法治社会的鲜明时代信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于1979年之后,享受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成果,在接受高等学府多年的法学教育后,遵从理想和喜好选择了律师职业,正以一张青涩的面孔在律师行业的门槛内外好奇地张望着。----他们,就是许多和我一样的“80后”律师。
      在纪念新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三十周年暨上海市律师协会恢复30年之际,对于比年龄更长的律师制度我们无从设身处地感知这一重大历史决定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国家的意义、对于国民个人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意义、对于我们所归属的律师行业的意义。但是,这并不成为我们在纪念恢复律师制度三十年之际表现出迟钝、犹疑或者缄默的理由。开疆辟土的律师前辈们正是经历着那样的岁月成就了自己也铺就了我们的坦途,因此在这个庆祝的时刻我们要回顾要铭记要发出“80后”的声音――饮水不忘思源,乘凉更要栽树!
     上海律师在全国律师界的席位正如上海之于中国的意义,这是上海几代律师不懈奋斗和努力所创造的成果,他们的名字永远被刻在上海乃至中国律师业历史的丰碑上和我们后继者仰视的目光中。适逢文汇出版社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之际出版了《海派文化丛书》,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便是上海著名政法记者钱勤发先生采访记录下的《海派大律师》。书中所载的李国机、郑传本、傅玄杰、朱洪超、陶武平、江宪、鲍培伦、翟建、朱树英、吕红兵这十位律师正是上海几代律师精英中的典范,正如钱先生在《自序》中所说的:“这些大律师是改革开放30年海派律师的标志性人物,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杰出代表。”
      这十位大律师分别出生于上世纪20、30、40、50和60年代,于上世纪70、80、90年代开始从事律师职业,其发展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律师群体的风采和阶段性特点,但相同的是:他们之能被称为“大”律师,必当有大能力、大智慧、大气魄、大爱心、大意境。他们是大方之家,知识渊博、精通法律,富厚积薄发之专业素养;他们是大器天成,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具出类拔萃之执业技能;他们胸怀大义,坚守法律、秉持正义,担推进法治进程之社会责任;他们心存大局,关爱社会、关注民生,持承担社会公益之奉献精神;他们大有作为,角色多变、影响广泛,逐社会和谐之职业目标。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律师群体的从业经历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上海律师业的发展轨迹,更是为后来者树立了优秀典范、打造了良好的执业环境、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从新中国恢复律师制度后的第一代律师李国机、郑传本、傅玄杰大律师说起,他们在恢复律师制度之前的人生中已经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继而经受住个人命运伴随国家命运颠簸的考验,秉持心中对国家法治昌明的信心和法律人的职业理想,带着历史留下的沧桑和岁月洗礼的印迹,饱含对人生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广大民众的深厚情感,在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重建律师制度的人生转折点上毅然选择律师作为毕生的事业,并分别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为律师这一光荣的事业奉献了全部。时至今日,七十余岁高龄的郑传本、傅玄杰大律师仍然不时在法庭上风度翩翩、慷慨陈词或为无数晚辈后生授业解惑、传经送宝。他们对于法律理想的执着、对律师职业的忠诚、对人民大众的深情久久地激荡我们的心灵。
      站在历史前沿的李国机、郑传本、傅玄杰大律师在民众心目中备受尊崇、家喻户晓,特定的历史时期注定了他们扬名于刑事辩护。但当傅玄杰大律师敏锐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潜力从而挂出“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经济法律服务部”的牌子时,便意味着上海律师开启了介入经济领域的序幕。罗马帝国非一日建造。当朱洪超、陶武平、江宪、鲍培伦、翟建、朱树英、吕红兵等大律师成为上海律师界的中坚力量时,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法律精英的身影延伸活跃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广泛领域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展示着律师业的发展----
     律师不仅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打官司,还要注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客户提供事前策划或防范的非诉讼法律服务;不仅要创造依附于个人魅力的品牌价值,还要整合各有所长的人才,建立和推广强有力的品牌团队,这是律师服务高效率的体现和中国律师融入国际律师业的现实需求。
律师不仅博览群书、精通法律,还要术业有专攻、服务有特色,如金融证券、知识产权、企业改制、公司上市、建筑房地产、海事海商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客户市场迫切需要律师提供深入而又非常专业的服务。多年专注于专业法律服务的翟建、朱树英、吕红兵等大律师,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已日益凸显,他们不仅成为全国律师界专业领域法律服务的领头羊和各个专业委员会或论坛的领军人物,甚至是参与专业案件审判的仲裁员、参与专业领域立法的专家。他们富有远见地预测了市场,并带动了一批专业律师的成长,目前上海市律师业正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事务所,法律服务市场正趋于分工越来越精细。
律师不仅擅于演讲、长于雄辩、能说会道,还应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这是社会对于学者型、专家型律师的期许以及律师提高研究能力和贡献智力成果的社会责任。或表达律师从业感悟,或传授办案经验,或发表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法律分析,或出版个人专著和专业论文,或在各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教书育人……无论是律师行业、教育行业还是普通大众都期待着律师及时发出专业的声音、表现专业的作为。
      律师的风度翩翩、英姿飒爽不仅展示在法庭里,还应以律师职业为支点展现在更高的平台上和更广阔的空间里:他们担任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市政府中大企业体制改革法律顾问、各级政府法律顾问等职务,介入到国家政治生活参政议政、谏言献策;他们发挥天生立法者的作用,参与和推动国家和地方立法进程,而这正是民主化、法制化国家的标志和国家法治进步的体现。
      律师不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要保障自己的执业权利,这是建立健全律师制度和增强律师归属感以及提高律师社会地位的需求,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上海市律师协会应运而生。从上海律协第一位民选会长朱洪超大律师开始,几代律师通过自强不息的探索和努力,为律师们建立了强有力的后盾,朱洪超、吕红兵、朱树英、翟建、江宪等大律师堪称律师行业管理者的杰出代表,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全国律协或上海市律协的职位上默默贡献,为无数年轻律师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律师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不仅要寻求个人发展的突破,还需不断寻找、摸索、尝试符合中国国情的律师事务所发展模式。从李国机等大律师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事务所开始,到后来的合作制事务所、合伙制事务所,再到组建律师集团化综合事务所的大胆突破、品牌连锁的规模化专业律师事务所的成功实践以及个人可以开办律师事务所写入法律,这是中国律师业三十年不断成长的见证。
      李国机等十位“海派大律师”以完美的人格魅力、鲜明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执业技能展现了新中国大律师的风范,使律师职业放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他们以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颇具前瞻性的胆识魄力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模式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历经三十年,“全国优秀律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东方大律师”“上海市优秀法律顾问”、“上海市优秀律师”、“上海青年十大精英”、“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越来越多的荣誉称号为律师职业加冕,大律师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律师行业已然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和认可。
      这可喜可贺,因为律师兴,则经济兴、法治兴、国家兴。这可喜可贺,因为“80后”律师在人生“四喜”之外又添了两喜----生而逢盛世,又受恩于前贤。这可喜可贺,更因为恢复三十年的律师制度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为国家法治进步的瑰宝。
吾等晚辈后生,铭记于心、感念于怀,必奋勇前行、弘扬光大。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