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类型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不断涌现,案件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置规则问题争议较多。在该背景下,最高法、最高检于2020年9月14日正式发布《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简称“《解释》”)正式施行,《解释》明确了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相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重大损失”、“不正当手段”的认定标准等。《解释》的部分规定对律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工作影响广泛。
为进一步明晰相关实务疑难问题,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上海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联合举办“知识产权领域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相关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知名法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就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刑民交叉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具体安排如下:
一、 时间:2020年12月21日下午13:30
二、 方式:腾讯会议线上会议
三、 报名人数:300人(上海律协个人会员、特邀会员及预备会员)
四、 研讨会议程:
专题一:知识产权案件所涉刑事犯罪的司法适用
主 持 人:马 朗 上海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发言人一:吴允锋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文伯书院副院长
主题: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
发言人二:陈友乐 上海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主题: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商业秘密”、“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
发言人三:胡 婧 上海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主题: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相同商标”的认定标准
专题二:知识产权领域刑民交叉实务问题研究
主 持 人:傅 钢 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发言人一:房长缨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主题:知识产权刑民交融问题研究
发言人二:张本勇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产综合审判二庭副庭长
主题: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金额的认定——与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相结合
发言人三:马远超 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主题:商业秘密刑事犯罪中的司法鉴定问题
五、 参会方式: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q6Zo8EOkhpms
会议 ID:225 919 636
联系人:欧阳晓滨,上海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秘书,电话:13918897435。
丁倩,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秘书,电话:18121317743。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