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人文荟萃 >> 法眼法语

文娱动态

我的执业之路

日期:2012-06-27     作者:周兰萍

2001年初,在顺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我加入了原星韵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在几位前辈律师的带教之下,开始了自己的律师执业生涯。那一年,我23岁。

 

执业最初的困惑与执着

 

执业之初,我也很迷茫,很困惑。大致情形如下:靠着几个顾问单位,做着货款、劳动争议、工伤等案件;靠着朋友介绍,做着婚姻、人身伤害、刑事等案件;甚至为了解决案源问题,凭着一腔热情,我也主动拜访过一些陌生客户,只是收效甚微。应该说,在求索过程中还是看到了自己在慢慢进步,但是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业务量也上不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第一起工程款案件。涉案工程是当地的形象工程,2000年由时任某县的人大主任作为建设方代表与我方当事人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工程于2001年4月竣工验收,但此后,建设方一直拖欠工程款,我方不得不于2003年向当地法院起诉。

2004年8月23日,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本案,庭审在辩论终结后结束。原本以为判决在即,没想到在庭审结束三个月后,法院竟受理了对方的反诉。反诉开庭审理后,情形一度对我方不利,法院向我方提出,以对方象征性支付工程款来调解结案,并暗示:若不接受调解,我方可能会遭受败诉风险。作为本案的唯一代理人,我积极应战,并依法指出反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同时,我们与当地媒体积极联络,寻求舆论支持。一审判决:支持我方全部请求,驳回对方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起的反诉。对方不服提起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本案以我方当事人完胜告终!

本案中,一度出现当地行政严重干预司法的情形。但我对此已有充分预见,并作了最充分的准备:除了事实和法律依据上的充分准备外,还向当地媒体、地方人大等监督部门反映情况,甚至将当事人(台商)的涉外背景上升到政治高度,以此与行政干预相抗衡,争取法院依法公正判决。司法不独立的因素依旧存在,在判决前一个月,我和我方当事人感受到了来自法院的巨大的调解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代理律师我综合梳理各方面因素、充分分析案情,同我方当事人一起顶住了压力,最终赢得了公正判决。

回头看来,很艰辛的这一仗却让我对未来信心倍增,也为我自己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我的专业化之路与心得

 

人生最幸运之处莫过于有一位引路人在你苦苦寻觅之际为你指明方向并带你前行。对我来说,周月萍律师就是我的引路人,在她的影响之下,我下定了走专业化之路的决心。

(一)团队组建是关键。专业化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了。专业化离不开团队服务、团队作战,只有团队化,律师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专业、系统的服务。在团队组建、磨合的过程中,观点不同、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在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要互相认同。我们常常讲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为此,我们特别发起年轻律师“结对拜师”活动,让每一个年轻的律师助理都有自己的带教师傅。事实表明,师徒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提高团队战斗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令人欣慰的是,凭着不懈的坚持,我们的建筑房地产律师团队为更多业内人士所知悉、认可,我也成为了团队的中坚力量。

(二)用心服务是根本。对于律师尤其是从事诉讼业务的律师来讲,案件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能由自己所自由掌控,但我坚持认为,只要方向和策略正确,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客户的风险和损失。

记得有一家顾问单位的一笔旧账,2000多万元的工程款长期收不回来,他们多次找上门希望我们就诉讼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除了法律上的可行性研究外,我们还协助客户委托外部机构做了对方的信用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对方银行账户内只有7万余元。客户看到调查结果后对是否诉讼举棋不定,我以自己的职业判断告诉客户,诉讼可能不一定有理想的结果,但诉讼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客户最终认可了我的分析意见,并决定诉讼。起诉后,由于财产线索有限,一审查封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案件实体相对简单,一审很快判决支持了我方的诉讼请求,之后事态的发展也在我们的预判之中,对方为了拖延时间又提起了上诉。眼看着对方老板买悍马购豪华别墅,投资的项目遍地开花,却故意拖延支付我方工程款,我认为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打破这一僵局。

在前期调查过程中,我们分明觉得对方在操作上很不规范,在仔细分析调查资料后,我们选择了双管齐下:一边积极应诉,一边投诉。考虑到对方老板是当地人大代表,非常要面子,我们牢牢抓住对方在集团名称操作方面的不规范之处,2009年底将投诉信及相关资料分别投向所涉的各主管部门,工商、公安、检察院、人大、国资委,从地方到中央,一一寄到!投诉信寄出之后,有一些主管部门书面回复我们所涉事项不属其管辖,其他的均石沉大海。但是我们锲而不舍,又起草了感谢信,再一次雨点般寄往各部门!寄出之后,我又主动赴对方所在地约请对方律师面谈,对方表达了对我们投诉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了疲于应付各部门检查的讯息,看来投诉确实见效了!但是,第一次回合,没有结果。

2010年6月11日二审开完庭后,法官组织调解。我适时抛出了调解意向,并提出可以分期付款,前提是对方老板个人担保。令人惊喜的是,在艰苦的沟通之后,这一点对方居然同意了。后面的协商过程就简单化了,直至达成令双方都很满意的调解协议。如今近2500万元的工程款,对方已主动履行完毕。

在这起案件的始末,我始终都与当事人保持了充分良好的沟通。在给客户提供建议的同时设身处地从客户的角度着想直至客户认可。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客户的风险,在主线推进的同时,多举并用,直至成功结案。

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律师的时候,不仅考虑专业,也会对服务有所要求,客户付了费,就想知道也有权利知道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事,提供了哪些服务。在团队服务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沟通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这就对我们的沟通技巧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在我们与客户的沟通方式上,除了及时的电话沟通外,非常注重书面沟通和当面沟通,确保沟通效果。书面沟通包括案件法律分析,案件进展定期汇报,甚至案结后针对客户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给予详尽的法律建议,等等。事实证明,诸多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方式都有积极反馈,客户反映,他们从我们的书面材料中看到了我们的敬业,也从中受益匪浅。

我们最大的体会是,工作用心做到位,即便有时候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客户仍然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永怀感恩之心并坚持学习

 

        执业至今已十年有余,我已从当初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成长为高级合伙人,担当了一些社会职务,也收获了一些荣誉。

回首这些成绩,我内心无比感激。我要感谢原星韵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同事们,是他们的悉心带教,让我顺利完成了律师基本执业技能上的积累。执业之初遇到的那些苦和累,是带教律师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坚持走了下去,他们不嫌不弃,时不时还要陪我长途跋涉出差外地,这些点点滴滴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让我心怀感激。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斯伟江律师对我的指点,因为我的第一专业是金融证券专业,有一次我跟斯律师谈起想往金融证券方向发展,斯律师的建议是在执业开始的几年内,不必要草率定位,先打好基本功,然后视自己的发展情况再定专业方向不迟。还有曹大鸣律师、王诵科律师、丁金坤律师、黄莹律师、吴建萍律师等人,他们在工作和业务学习上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至今依然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还要感谢协力律师事务所的同事和领导们,是他们的信任让我有幸成为事务所最年轻的合伙人,是他们的支持让我获得一些社会荣誉。人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把我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律师还要勤于钻研新的业务知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变化的,多样的,法律法规是在不断更新之中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律师又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所以,我非常乐意随时随地向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现在我又开始学习研究金融证券业务,与现有的建筑房地产业务相结合,使得我们的法律服务更完善,更有竞争力。

学无止境,保持一种学习和探索的状态,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在学习和成长中将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我同许多优秀律师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也正是我前进的动力,在专业化之路上,我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