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人文荟萃 >> 人文万象

文娱动态

吃在中国

日期:2011-11-01     作者:陆 臻
“悦目之画,悦耳之声,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这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对于我国烹饪技术做出的一番高度评价,他明确指出中国烹饪是宝贵的文化艺术,历来冠于世界各国。
中国菜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由历代的宫廷菜、官府菜及各个地方菜系组成,在饮食烹调和菜肴品类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它们是:鲁菜、川菜、闽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山东菜简称“鲁菜”,是公认的八大菜系之首,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山东菜可分为济南风味菜、胶东风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区风味菜,并以济南菜为典型,有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熏拌、溜炝酱腌等50多种烹饪方法。其代表菜有:“红扒熊掌”、“飞龙汤”等。
四川菜简称“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在“味”字上下功夫,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川菜口味的组成,主要有“麻、辣、咸、甜、酸、苦、香”7种味道,巧妙搭配,灵活多变,创制出麻辣、酸辣、红油、白油等几十种各具特色的复合味,味别之多,调制之妙,堪称“中外菜肴之首”,从而赢得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称誉。其代表菜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
福建菜简称“闽菜”,素以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著称。福建菜以海鲜类为主,口味方面则咸、甜、酸、辣具备。福建菜对清汤的调制特别讲究,一般都以油鸡、火腿、蹄髈为用料。方法是先用小温火将油鸡、火腿、蹄髈等熬出汤汁,并过滤;另将生鸡骨斩碎,加水和盐调和,放入汤内,继续用小温火边烧边搅匀(又称吊汤),然后再过滤一次,便成为莹洁鲜美的清汤,用来调制菜肴,对色、香、味均有帮助。福建菜中最具特色的是糟,有扛糟、炝糟、爆糟、炸糟等种类之分。其代表菜有:“佛跳墙”、“鸡茸金丝笋”等。
广东菜简称“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客家菜三种地方菜构成。广州菜是粤菜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味美色鲜、菜式丰盛而赢得“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菜有三大特点:一是鸟兽虫鱼均为原料,烹调成形态各异的野味佳肴;二是即开刀、即烹和即席烹制,独具一格,吃起来新鲜火热;三是夏秋清淡、冬春香浓,深受大众的喜爱。其代表菜有:“三蛇龙虎会”、“脆皮乳猪”等。
江苏菜简称“苏菜”,以淮安,扬州和苏州菜为代表,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因材施艺,按时治肴;二是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等烹饪方法,且精于泥煨、叉烤;三是口味清鲜,咸甜得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四是注重调汤,保持原汁。其代表菜有:“扬州狮子头”、“叫花鸡”等。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浙江地方风味菜系。浙菜发展到现代,已是精品迭出,日臻完善,自成一统,有“有佳肴美点三千种”之盛誉。浙菜有如下几大特征:一是用料广博,配伍严谨;二是刀工精细,形状别致;三是火候调味,最重适度;四是清鲜嫩爽,滋味兼得;五是浙菜四支,风韵各具。其代表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等。
湖南菜简称“湘菜”,以腴滑肥润为主,多将辣椒当主菜食用,不仅有北方的咸,也有南方的甜,更有本地特色之辣与酸。湖南菜特别讲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样,有烧、炒、蒸、熏等方法,最为精湛的是煨,原汁原味,且刀功精妙,形味兼美,菜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湖南菜以辛辣著称,湖南人对辣椒“宠爱有加”,几乎吃什么都放辣椒,湖南的辣椒也特别辣。其代表菜有:“东安子鸡”、“腊味合蒸”等。
“徽菜”是徽州菜的简称,不等同于安徽菜,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徽州风味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菜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鳖”、“腌鲜鳜鱼”等。
“昔日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道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如今,中国烹饪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精湛的传统技艺,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