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考核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8 >> 2018年第01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上海市律师协会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季   诺
副  主  任: 张鹏峰 朱林海
       陈 峰 邹甫文
潘书鸿
       林东品 杨 波
曹志龙
       徐培龙 陈   东

编  委   会: 李   强
卫   新
       马   朗 周知明
谭   芳
       汪智豪 连晏杰 田庭峰
       葛   蔓 袁肖铭
翁冠星
       闫   艳 洪   流 徐巧月
       叶   萍 葛珊南
杨颖琦
       顾跃进 马永健 黄培明
       应朝阳 王凌俊
严   嫣
       周   忆 施克强 方正宇
       叶   芳 屠   磊

邓海虹

       岳雪飞

主       编: 曹志龙  
副  主  编: 周   波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http://www.lawyers.org.cn/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师协会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lawyers.org.cn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听老秘书长说那些过去的事 闻国良访谈摘要

2018年第01期    作者:李海歌 刘小禾    阅读 11,765 次

访谈时间:2016129

受 访 人:闻国良


采访人:闻老师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市司法局律管处调到律师协会工作的,担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的秘书长,之后长期担任《上海律师》杂志主编,现在住在环境特别好的亲和源老年公寓,生活舒适无忧。今天我们请闻老师同我们一起回忆过往、记录历史,回望律师协会恢复初创时期的重大活动或事件,以及律师协会的职能等。

 

闻国良:我与律师工作结缘比较早。1979年,《刑法》《刑诉法》刚刚公布不久,那时我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从调研科调到司法行政处法制科主持工作。从那时开始我就接触了律师工作,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两件事:

一是两法公布后,市区县法律顾问处已逐渐开始出现。我经常外出讲课,去过梅山、钢铁厂、浦东工人文化宫等,其中也讲到过有关辩护工作的问题。随后,在法院搞刑事辩护的试点试验庭(模拟庭)时,卢湾区法院副院长做审判长,我担任辩护人,市公检法部门都派人来旁听,礼堂都坐满了,这是对律师制度的一次很好的宣传,我还保留着当时的工作照片呢。

二是上海在云峰宾馆审判小四人帮时,我参与了法庭的组织工作,具体就是诉讼参与人的位置如何安排、犯人如何提审等。之前,北京审判四人帮时,检察院公诉人的位置很显眼,而律师的位置不明显,我觉得不合适,坚持检察官与律师地位对等,应同等地放在两边,而不是将律师与证人摆在一起。为此我专门写了请示,说明这个道理,结果被采纳了,我自己挺满意的,争取到律师在法庭上应有的合适的位置,是为律师制度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处撤销,成立了业务处,又被划到上海市司法局,改称为上海市司法局业务管理处,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律师工作。我还参与了将劳改局从公安局接收到司法局的工作。

1984年,我正式调到上海律协研究组,先后在中山南二路、淮海西路、衡山路上班。那时本市各区一共有十几个法律顾问处,律协组织编写《刑事辩护案例》,我经常走访各区去收集资料。除了在律协处理文字工作外,我还和张中主任一起,到外面去办培训班,在长宁业余大学办了好几期经济法班,这个班作用挺大的,后来有好多活跃在第一线的律师都是从这个班脱颖而出的。我还参与了1986年前后的上海律师职称评定工作,组织了几次律师考试。

我们上海与外地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先有律协,后来才有律师管理处,律师管理处是在律师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开始是两家合署办公,我在律管处任调研员,1987年正式分开后,我就到局里上班,但还是很想回到律师协会工作。结果在1990年第三次律师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秘书长,我就走马上任了。

那时律协的领导对律师工作抓得很紧,如教育培训工作、兄弟省市协会之间的经验交流(每年一次的华东片会)、编印《上海律师》内刊等,引导律师进行业务交流。

律师体制两不四自的改革与制定《上海律师管理办法》,是1990年至1994年期间我任内的重要工作。律师制度恢复10多年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当时指导律师工作的还只是最初的国务院《律师暂行条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实践呼唤新的法律,但在国家层面法律暂时空白,地方立法又需要很长时间。这时,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卢莹辉和冯尔泰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建议以政府名义制定规章。于是,我们市司法局和市政府法制办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地方规章起草小组,局领导李庸夫、王庄霄等都亲自参加。制定的过程遇到较大的阻力,对于律师的作用、律协行业管理的职责等方面的表述政法各方有不同的看法,翻来覆去修改了好几稿,最后由我执笔,获得通过实施。在1996年我国《律师法》颁布之前,《上海律师管理办法》对于90年代初的上海律师发展改革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回想当年,很多事情还不很正规,比如律师协会章程,当时订得比较粗,之后不断完善,每次换届时做些修正调整,逐步制定出比较完整的章程。 上海律协是在1984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章程,而全国律协章程是在两年后的1986年全国第一次律师代表大会才制定通过的。

1994年律协理事会换届前征求我意见时,我觉得自己已63岁了,不能再留任,应该让位给年轻人了。之后,我就集中精力主编《上海律师》月刊,直到70岁。当时这份杂志,权威性、评论性文章及指导性意见比较少,律师以第一人称阐述的业务案例较多,从主观原因和客观方面,都无法和现在相比。但在当年来说影响非常大,律师投稿积极性高,稿源较丰富。由于我们严把稿件的质量关,在我们内刊上刊登的论文,被有关领导部门充分肯定,认定视为公开发表,此举在不少律师参评职称和评优活动时帮了很大的忙。我们经常召开作者研讨会、各种纪念活动等,以文会友,《上海律师》成了作者展示业务专长的平台,那时的投稿积极分子,不少后来成了知名、资深的骨干律师。每年编辑的《华东地区律师实务经验交流会专刊》备受本市及华东地区律师的好评,好多文章都被外地律协刊物转载,对推动、宣传上海律师工作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你们来访问我,没有忘记我。我在律师协会工作期间,大多数同事都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工作,热情很高,自觉性很强,要说取得成绩,都是靠你们大家一起做的。

 

采访人:闻老师的经历非常丰富,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时曾经担任过辩护人的角色,后来亲身参与了市司法局业务处的初创、律管处的初创、律师协会的初创、担任过律师协会秘书长、《上海律师》主编,与律师工作有缘,直到现在,仍关心着律师协会的工作。

在访谈中,我们共同回忆起上海律协初创阶段在中山南二路零三招待所”1号楼、7号楼里的人和事,谈到了与我们共事过的韩学章、王文正、何后、李树棠、蒉延庆、肖建平、徐孝芳、翁宗庆、虞克琏、熊耀武、张志、刘礼强、朱世琏、吴礼明、丁荣藩、庄广泽、华均权、冯媗、王邦彦、冯北平、王祖范、金国良等许多老领导、老同事,印象非常深,回忆的过程充满了感情。

闻老师对文字工作相当认真,一笔一划非常工整。他还有另一种相当独特的字体,据说是草体,速写用的,其他人都不识。

闻老师现在身处这么好的一个环境中,生活舒适,心情舒畅, 他每天从报纸、电脑、电视中,收看自己感兴趣的军事、国宝、档案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希望老前辈老领导们都身体健康,经常与我们共话当年。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