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考核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介绍 >>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提炼律师文化、勇挑社会责任、不忘历史使命
日期:2009-10-27    阅读:6,642次

    2009年9月28日,“文化、责任、使命”——探讨上海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律师文化主题交流会(暨上海律师首届陆家嘴法律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律师协会、浦东新区司法局主办,浦东新区律师工作委员会承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凌、市司法局副局长刘忠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李泽龙、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刘正东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国明、华东政法大学傅鼎生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著名文化学专家、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为点评嘉宾对交流会作精彩点评。全市近100位律师、来自司法行政机关的有关同志、《中国律师》副总编陈秋兰、北京律协副会长姜俊禄、深圳律协副会长崔军、重庆律协秘书长陈翔、新疆律协副秘书长任德志、天津律协宣传委副主任杨威、安徽律协副秘书长陈勇、深圳律协秘书长刘守华等兄弟省市律师业同行出席会议。

    论坛回顾了上海律师业30年的发展脉络,对未来上海律师业30年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从律师价值的自我认知、律师文化的构建、“大律师”的内涵、律师文化的核心价值及作用、青年律师的职业启蒙、女律师的角色定位的角度进行阐述。这是上海律师业恢复三十年来,首次就律师职业价值内核以论坛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论坛专题讨论中,律师文化构建格外引人入胜。论坛认为,经过30年的坚实发展,上海律师业的发展路径已经从“关注创收”的外部价值取向阶段转向“关注职业理性价值”的内在科学发展阶段。提炼上海律师业的合理价值内核,是指导上海律师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凝聚上海律师业的文化,是律师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文化强大的内在功能将为上海律师业进入新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形成开明睿智、谦和大气的上海律师文化是1万多名上海律师共同的强烈愿望。

    社会责任和律师文化是律师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李泽龙代表承办单位向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李泽龙说,上海要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法律服务业正处在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时期,面对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律师业自身建设亟待加强。希望浦东律师业要与浦东开发建设相适应,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多专业协同、多层次分工,能从事跨国法律服务业务,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律师事务所。

    市司法局副局长刘忠定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本届论坛以“上海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律师文化”为主题,彰显了律师行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了律师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性质定位,体现了律师现代化法律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律协会长刘正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派律师文化,与律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是推进上海律师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律师的自我认知,引导和激励广大律师更加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和民权,努力实现律师执业与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履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使命中体现和升华律师的职业价值。

    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在致辞中首先带来了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对论坛的祝贺。吕红兵指出,律师职业的定位是“反映诉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律师的社会责任应该体现为对当事人的责任,对法律的责任,对公平正义的责任,社会责任应该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内容。他形象地引用了一句国外谚语:“当我们跑得过快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来比喻上海律师业对文化价值的追求,他指出: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的上海律师业,目前正是进入寻找自己的文化归宿的历史阶段。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凌曾经担任过第五届上海市律师协会的会长,是律师协会的老领导,一直关心上海律师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张凌深有体会地引用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八个字概括——“开明睿智,谦和大气”,来诠释上海律师业的精神内涵。张凌指出,上海律师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发展势头迅猛的律师事务所,但往往发展了一个阶段后,就会出现分解,合伙人合作不能长久,这是事务所规范化发展的瓶颈。“开明睿智,谦和大气”,上海律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需要这样的价值理念,律师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律师文化。

    律师的社会责任:善于排忧解难,勇于仗义执言

    “八十年代初,上海律师是脆弱的,当时从各个地方找回来的十几个人可以说是手无寸铁、袋无分文、居无寸地的‘三无’律师。我记得在1982年,我与陈涉曾律师和肖建平律师拿了市委的文件到各个局的组织处翻档案,把只要是法学院毕业的人士一个个的去请回来,我们有好几位大律师就是这样请来的。谁也没有料到卅年一瞬间,上海律师成了高智商、高学历、而且还是高收入的、使国人瞩目的群体。”傅玄杰律师以《上海律师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和我这八十年》为题,以律师发展30年见证者的角度,以亲身的经历,生动回顾了上海律师业30年来在业务、队伍、管理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上海律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的作用,体现了律师与改革共进的特殊价值。

    “法律人的核心价值,是追求人类健康生存、良性发展的规范和秩序:脱序,与律师的取向背道而驰;屈从,与律师的天职南辕北辙。律师应具有较高境界的‘和谐观’。律师的职业功能,在于帮助当事人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定位,使其合法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衍生出方法上的技巧和艺术性,具有审美价值。”鲍培伦律师以《律师的自我认知》为题,从哲学思辨的角度阐述了律师自我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从律师的渊源、律师的功能、律师的使命,点明了律师职业的本质,探讨了律师价值的来源。

    “大律师,一个在律师界从业的大写的人!‘写’什么?我想虽然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都会有各自的理解,但所有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无法回避我们律师业的一个话题,一个世世代代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排忧解难、仗义执言’!善于排忧解难,必须拥有高超的专业技巧和业务素质;勇于仗义执言,则要求具备大公无私和无所畏惧的高尚精神。”陶武平律师以《“大律师”随笔》为题,从不同阶层对大律师概念的理解,大律师的内涵等角度,集中论述了“大律师”应有的作为与气质。

    “我们拥有‘天时’——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周期;我们拥有‘地利’——地处未来国际中心城市上海;我们拥有‘人和’——海纳百川,集聚优秀法律人才。……金融法律服务需求将呈现从传统业务到创新业务均呈稳步快速增长的态势,航运法律服务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两个中心’建设将使得本地交易和跨境交易同步增长,收购、兼并、重组、上市等交易也会日趋活跃,律师业务总收入在未来十年翻几翻并非‘梦想’,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未来10年机遇和美好前景……”韩炯律师以《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展望上海律师业未来十年发展》为题,从上海律师业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针对上海律师业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做了前沿性的探究,指出:“把握机遇,完善自我,迎接挑战”,是年轻一辈律师的使命。

    律师的演讲各具特色,点评嘉宾的发言同样个性鲜明。

    “律师是法制社会中的天平,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跳动的、美妙的音符。”社会学家邓伟志在点评中盛赞了律师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律师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明确自由的边界和秩序的起点。要明确自由的边界、秩序的起点,每位演讲者都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观点……”傅鼎生教授从律师执业实践活动推动立法的角度,指出律师应通过积极参与立法发挥独特的社会责任。傅鼎声将律师的社会责任总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律师是为被服务者界定权利,帮助被服务者贯彻人力资源;第二,律师的责任是在不断地探求新秩序。傅鼎声指出,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生事物在不断发展,新的案子也随之产生了,之前的法律如果已经不能适用,律师应该怎样发挥功能来重新界定秩序的边界,这就是律师的社会责任。

    律师文化破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论坛下半场的演讲主题是“律师的文化”。

    “律师的文化,就是指律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构建律师文化是为了律师事业的更好发展,为了律师价值的自我实现。构建律师文化是对律师正确定位的必然要求。构建律师文化是律师业得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律师文化是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必备‘软件’。”曹海燕律师以《梦想与超越——构建律师文化,实现自我价值》为题,从律师文化的定义、构建律师文化的意义、律师文化的基石、律师文化的核心内容,着重指出了构建律师文化的重要性与实现律师自我价值的路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组建“上海律师发展战略委员会”;建立“上海律协文化部”;将《上海律师》办成“培育律师文化的摇篮”;设计、制作具有文化元素的“律师袍”;造就、宣传“社会学家型的大律师”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青年律师,与法同辉!壮哉,我律师青年,壮志凌云!”游闽键律师以《青年律师——闪向明天的光芒》为题,分析了青年律师创业时的生存状况与青年律师应有的价值取向,他将律师的成长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谋生、谋利、谋义、谋道。游闽键认为,第一阶段: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阶段:必须能够承受得住压力,这种压力有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当事人的压力,来自于法院的压力和来自于行政机关的压力;其次要能耐住寂寞、抵御诱惑;第三阶段: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你能豁然领悟贯通,明白为什么要做律师;第四阶段:律师要站在社会的角度,参政议政,为民谋福祉,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尽自己所能去化解社会矛盾。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女性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近到远。真正的法律发展的最终方向应该是向更加中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强调男女平等的准入原则,还应强调多元包容的法律观念。”吴平律师以《世博时代的女律师——浅述女性与司法的关系》为题,论述了性别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关系,她提出,世博时代的女性律师应当具备敏锐的思维、精准的语言、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还须有创新和专研精神,这些都是上海女律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还应拥有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态,爱心、包容心和感恩的心。

    “中国律师文化,必定具有中国文化固有的特质和元素,又兼容古今中外之文化基底与营养,她在多种文化的合力作用下而形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自足性,使其有别于法学教授、法官、司法行政官员。……职业理想是律师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决定着律师的伦理准则和努力方向。律师必须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律师必须忠于宪法和法律、敬畏宪法和法律,律师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参与政治、参与立法、参与我国法治建设、致力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朱洪超律师以《文化的力量》为题,从“当事人主义”、“宪法和法律至上”、“治国者理想”全面的阐述了构建律师文化的宏伟蓝图。朱洪超指出,中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所要建设的律师文化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律师文化要成为我国律师的生命之根、动力之源,承担起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公平和正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成为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我相信并且希望,如果能够建设起属于我们律师行业的律师文化的话,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说将是一个表率、一个福音,对我们名族的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充满波涛和未知因素的道路来讲是一个‘定海神针’”。下半场的点评嘉宾钱文忠教授从文化学者的角度,对四位嘉宾的演讲进行了概括性点评,对上海律师的文化建设寄语希望。他指出,三十年以来,中国在没有出现全民族、全社会大规模动荡的情况下取得了GDP增长了68倍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面临困境,他由衷的希望并且期盼:上海律师文化的建设早日取得成功。

    上海律师界的老朋友沈国明教授,以立法工作者的角度,强调律师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律师的责任和使命,他认为,实际上律师行业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矛盾,作为一名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地位,要通过化解社会矛盾确立自己的公信力。他指出,律师需要提升“有占领高度业务的雄心和能力”,“航运中心包括金融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时,大家会提出‘上海的律师界准备好了没有’,而我们上海律师要有这个自信说‘我们可以!我们行!’。”政府部门需要研究打造“航空母舰型律师事务所”的政策。沈国明还指出,律师文化的构建是可以多方面的,要把律师的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与会者与演讲者、点评者展开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闪耀着智慧的火花。陆家嘴法律论坛将打造成市律协构建律师文化的品牌平台,明年还将继续举行,为推动上海律师业的文化构建启动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上海市律师协会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