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超大律师团向科龙德勤讨说法

    日期:2006-05-18     作者:中财网    阅读:3,178次
    很多人会惊讶,会计到底是学术还是艺术,科龙电器2001年和2002年之间,它的会计报表几乎是妖术。
德勤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它的专业素质在业内向来都是有口皆碑。然而,在科龙事件中,作为审计师的德勤却表现得大失水准,在担任科龙审计的两年半时间里,对高达数十亿的不正常的现金流视而不见。
前不久,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听证会,讨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虚假陈述案中有关公司及责任人的问题,听证会主角就是对科龙做过多年审计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程序,只有在认为德勤有违规嫌疑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行政处罚听证。所以,中国证监会的这一举动马上就在科龙投资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德勤扮演了什么角色?
家住科龙旁边的廖照文,在得知证监会听证科龙和德勤后,再也坐不住了,这天一大早他约上其他几位投资者一起来到科龙讨说法。
"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你们应该有一个答复。"
"实际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它也是受害者,被动的,公司是股东的公司,只是叫他们来管理,他们把钱拿走了。"
科龙证券部代表周亮认为,如果投资者要科龙赔偿损失,相当于投资者把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放进右口袋,作为广大投资者共同的公司,不可能拿钱赔偿投资者的损失。
"现在唯一的办法我们找老顾(雏军)拿钱,叫格林科尔拿钱。"
"但是买的是科龙的股票,不是顾雏军的股票。"
"公司在努力。"
廖照文对周亮的回答非常不满意。假如科龙前任董事长顾雏军挪用科龙的巨款不能追回,投资者的损失是不是就没法讨回了?
"你们可以起诉德勤。"
"科龙是不是也应该起诉德勤?"
"现在我们正在等待相关的情况明朗之后,才能做决定。"
廖照文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学校就在科龙公司的旁边,2004年他购买科龙股票时,正是科龙2003年年度报告公告之后,当时科龙的财务状况是,在去年盈利的基础上又盈利两亿多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科龙的审计师德勤在审计科龙的财务报告后,出具了没有异议的无保留意见,作为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意见,廖照文十分信任,他完全相信自家门前这个企业业绩很好,因此他把所有的家产都押在了科龙股票上,一次性买进了几万股科龙股票。
"德勤如果说他们不是配合这样搞的话,那我们肯定也会知道,它这个科龙内部已经出了问题,但是事实上我们都不了解,这个科龙高层的这种挪用资金的这种问题,导致科龙现在的股价,大股地下跌。"
在廖照文购进股票一月后,科龙董事长顾雏军涉嫌财务诈骗,被警方逮捕,科龙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廖照文投资股票的10多万元,缩水为现在的几万元。对此,他认为科龙财务作假,德勤审计把关不严,给他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德勤和科龙都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现在希望新的科龙公司应该给他们一个说法。
"非常希望就是科龙以科龙集团的名义,起诉这个顾雏军还有那个德勤,让他们能够还我们股民吧,还我们股民的一部分。"
"董事会有责任去追回,现在我们已经起诉了3.2个亿,还有两个亿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几个亿的损失,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像廖照文这种个人投资者的血汗钱。2005年8月,当科龙董事长顾雏军和几名高官因为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逮捕时,科龙的虚假财务问题被全面曝光,科龙股票从最高时的每股25元,一路跌到每股2块多钱。而在这之前,从2001年开始,顾雏军拿着科龙这支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玩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游戏。
财务报表:从学术到"艺术"再到"妖术"
2001年顾雏军以3.48亿元购得科龙20%的股权入主科龙,成为科龙董事长后,便开始在资本市场玩起了资本运作的魔方。
"它是怎么玩的呢?"
谢百三:"他就把这个2001年这个财务报表,做得很差,提了一个叫坏账准备金,然后呢又提了一个库存准备金,因为它有一些冰箱卖不掉,又大幅度的提调,最后又提调了一笔很大的广告费,这样的话,他就把这个运营成本打得很高很高,那么科龙一下子就亏了12个亿,亏了12亿,这个股价就狂跌了。"
股价狂跌,顾雏军的格林科尔公司马上以低价将科龙股权吃进,从而完成科龙股权的收购。
谢百三:"这个时候,他又把那些坏账准备金,广告费又打回来了,02年它变成盈利了。"
仅一年的时间,科龙就这样神奇般地从亏损12个亿,一下子变成了盈利两个亿。盈利后的科龙股价又涨了上去。
谢百三:"股价又上升以后,他以股价上升,那么他又提供了虚假信息,虚增利润的手段,去问银行借钱,借了钱他再去买后边一家。"
如法炮制,顾雏军就是这样通过滚动式的圈钱方式,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收购了四家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达130多个亿的。
朱德峰:"这个是纯粹的会计游戏,也就是说,很多人会惊讶,会计到底是学术还是艺术,那么在科龙电器2001年和2002年来看的话,它的会计报表几乎是妖术。"
在顾雏军的资本游戏中,科龙的财务报表是他最重要的道具,公司的盈亏数字尽被操弄于掌上,进而就控制了科龙股票的市场价位,成为他进一步圈钱的资本。那么,对这些财务报表负有审计责任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这场游戏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德勤:数十亿现金视而不见
随着科龙虚假财务报表的内幕被层层揭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从幕后走上了风口浪尖。德勤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它的专业素质在业内向来都是有口皆碑。然而,在科龙事件中,作为审计师的德勤却表现得大失水准。
顾雏军:"当时不敢离开科龙一步,出差一两天就得回来,要不人们会说顾老板跑了。"
这是原科龙董事长顾雏军进入科龙时对自身处境的描述,当时由于顾雏军的格林科尔公司的诚信问题,在香港联交所受到批评,舆论对于顾雏军收购科龙的动机是一片质疑,认为顾雏军入主科龙极有可能是到二级市场圈钱,玩一把就走,而此时的德勤恰好在顾雏军的诚信危机中应聘成为科龙的财务审计。
朱德峰:"注册会计师,要想从根本上面避免风险,那就是要避免跟那种不诚实的人打交道,有这么明显的风险信号,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还继续承接这项审计业务,那只能认为这家事务所,有它自认为非凡的风险控制能力。"
朱德峰,中国注册会计师,对科龙电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过深入细致的了解,他发现,科龙电器这三年的会计报表,存在着很多让人困惑的地方。
朱德峰:"科龙电器在2002年的时候,是通过大量的资产减持准备的转回,来实现利润的,这个就给科龙电器盈利的真实性带来了很大的疑问。"
作为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并没有对科龙盈利的真实性进行质疑,而是出具了并不影响科龙财报评价的保留意见,2003年,德勤更是对科龙的财报出具了没有争议的无保留意见,朱德峰认为,这两年的财务报表对科龙的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朱德峰:"大家知道科龙电器2000年、2001年都是亏损的,那么根据当时的上市规则,如果连续三年亏损的话,是要暂停上市的。因此也就是说,科龙电器2002年业绩真实性非常关键。
更让朱德峰感到吃惊的是,在2004年的财务报表中,德勤使用了一个在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根本不存在的对销售退回计提准备这样的规定。
朱德峰:"我们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如果你对收入的确认,不能肯定的话,那是不能够确认收入的,并不存在说先确认收入,然后具体销售退回这种说法,这是个明显的专业错误,有可能出现那种,大家所通常所讲的,虚增营业额的可能性。
2005年4月,科龙突然宣布, 2004年年报由前三季度盈利超过2亿元,跌到亏损6000多万元。 5月,中国证监会对科龙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自2002年以来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等人对科龙采取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导致科龙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涉嫌构成未按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所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及有重大遗漏等多项违反《证券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德勤现在需要解释的是,它为科龙电器所出具的三份审计报告,分别是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审计报告,有没有遵循我们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如果说,最终界定了德勤已经忠实地履行了审计准则,执行的必要的充分的审计程序,那么德勤是可以免责的,但是如果说德勤没有能够遵循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那么它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紧接着,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受托对科龙的现金流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从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间,科龙及其29家主要附属公司,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疑似格林柯尔系公司进行的不正常重大现金流出和流入达75亿元,其中,科龙电器的最小损失额为5.92亿元的现金净流出。换句话说,德勤在担任科龙审计的两年半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发现上述高达数十亿的不正常的现金流。
"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有责任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也就是说现在应该由德勤来证明自己遵循了审计准则。"
实地探访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据记者了解,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2002年、2003年、2004年向科龙收取的年度审计费分别为350万港元、420万港元、550万港元,合计高达1320万港元,实际上,最终掏这笔高额审计费的是那些购买了科龙股票的投资者,可德勤却没能替他们查出科龙存在的重大财务问题,这让投资者们很生气,从去年8月份以来,投资者对德勤的质问就没有停止过。
记者跟随上海的投资者来到位于外滩中心的德勤永和会计师事务所。
"可以给你说,德勤没有参与科龙作假,到现在为止有很多说法。"
这位自称姓肖的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上海德勤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们不仅没有参与科龙造假,而且他认为德勤也是受害者。
"科龙也把我们骗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也在给中国证监会交代这个事情。"
"你们在长达两年多的审计中,都没有发现科龙的任何问题吗?"
"我们不仅发现一些问题,而且把一些问题写出来,发现这些问题,05年后不再担当他们的审计师。"
而事实却是,2005年5月10日,证监会对科龙立案调查后,德勤紧跟着于5月12日辞职。那么,同样是国际四大会计师的毕马威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科龙非正常的现金流,为什么德勤作为审计师反而没有发现呢?肖先生认为:
"他们看的底单与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工作重点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审计工作也与我们的审计工作不完全一样。"
肖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也不知道德勤该不该对投资者负责,他们也在等证监会的结果。
"现在不方便讲。"
"什么时候方便讲?"
"还是要等到证监会的意见出来之后。"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究竟仅仅是失察,还是掩耳盗铃?德勤究竟应不应该承担连带责任?现在都还没有最终定论。不过,记者也查了查《证券法》,里面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一些投资者也根据这些相关法律条款,状告德勤。
超大型律师团,向科龙、德勤讨说法
担任科龙电器股份公司审计师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科龙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失误,这至少在客观上,为科龙欺骗投资者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科龙的一位股东因此把德勤告上了法庭,要求它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虽然,赔偿额只有495元,但这起案子成为《证券法》实施以来,第一例状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的案子。
"我之所以要起诉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正是因为我是基于对它这种会计报告的这种信任,而采取的购买这个科龙的股票,没想到这个股票发展的现实状况,跟它这个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事实是完全相反的。"
2004年4月19日,德勤对科龙电器2003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受这个报告的影响,计先生分两次买入了科龙电器200股,但是2005年8月2日,证监会对外公布:科龙电器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
"我们感到被受到愚弄,被受到了欺骗。"
于是他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诉状,要求德勤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495元。
"这个诉讼并不是基于为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任何一个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的人,必须诚实、信用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诉讼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记者还得知,在计先生起诉德勤之后,全国12个省市22个律师事务所的30名律师,还共同组成了"科龙、德勤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全国律师维权团",向社会公开发布《行动宣言》,全面征集在德勤审计期间购买科龙股票的投资者,为这些投资者从法律上讨回损失。
"我们想问一下,就是我们也是那个科龙的股民,也想把这个案子进行起诉,您看这个如何处理。"
"您贵姓,免贵我姓刘。"
"我们把股权资料带过来了,您帮我们看一下。"
这是记者在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见到的一幕,有不少投资者来这里登记,想通过法律集体起诉德勤。
"会计师事务所呢,违反了诚信和如实披露信息的这个义务,造成了我们这种损失,我们只想希望通过法律,给予我们的救济权利,向有关的责任当事人,主张我们的权利,让他来赔偿我们的损失。"
涂勇律师是全国律师维权团的发起人之一,他以个人名义发出倡议书,公开征集科龙电器流通股股东的相关权利,要求科龙起诉德勤,追偿德勤因审计失误给科龙造成的损失。他告诉记者:
"登记的情况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初期第一次刚公布的时候,当天就来了20几个投资者的登记,现在投资者的人数已经接近100人了。"
如果"公开征集到的科龙电器流通股股东持股数超过科龙电器总股本"的10%,涂勇表示,他将代表这些股东向科龙电器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科龙电器向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并将赔偿的资金作为公司流通股股东的赔偿基金。
"我觉得投资者损失多少,就应该赔偿多少,一个是赔偿中小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另外还要赔偿科龙,一千多万的审计费要吐出来,你这个造成了科龙的员工多么痛苦的这种境地。"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面临诚信危机,德勤既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惟一的一家。其实,这些危机也在提醒会计师事务所们不要忘记了,除了专业素质,诚信也是它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赢得了市场包括投资者的信任和尊重,它们最终才能站稳脚跟。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