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青年律师破解职业发展困惑、提升专业竞争力、搭建行业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2025年9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虹口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律师协会虹口律师工作委员会、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职得Legal联合主办的“律海新帆·破浪同行——第一届青年律师成长力交流会”,在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上海市内多家律所的数十名青年律师、多所高校法学生及部分环沪地区青年律师齐聚一堂,大家暂别繁忙的办案实务工作,围绕青年律师成长路径、职业发展方向与工作生活平衡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入探讨与经验交流。
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黎卿律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及青年法律从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青年律师是律师行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未来引擎”,其专业素养与职业成长直接关系行业长远发展;同时孙黎卿律师也向青年律师们分享了律师执业与成长的经验与感悟,为青年从业者提供实务指引。
主题分享环节,两位律师结合行业趋势与实务经验,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分享,为青年律师拓展业务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帮助。
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蒋则谢律师以《青年律师如何拓展“一带一路”跨境法律服务》为题,开篇即以“‘一带一路’法律市场是蓝海还是红海”为出发点,剖析当前法律服务市场的“内卷化”现状,同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跨境经贸活动持续增长,域外法律服务需求也呈上升趋势,跨境投资合规、国际贸易争议解决、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均存在广阔空间。基于此,蒋则谢律师建议青年律师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主动对接跨境业务场景,通过参与专项案件、学习国际规则逐步建立专业优势,积极把握跨境法律服务领域机遇。
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越律师围绕《新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需求与破局策略》主题展开分享。他首先结合自身职业经历,分享其在法律领域从业的感悟与心得;随后,王越律师就“独立律师与团队律师的职能差异”“AI是律师的时代红利还是时代困境?”等问题分享了独特见解。他认为,知识产权领域是青年律师建立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想赛道。只有将专业领域做到细分,才能在竞争中形成不可替代的专业标签。
圆桌会谈环节特邀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莉律师、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亮律师、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雷律师、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海新律师担任与谈嘉宾,围绕“律师成长”“执业感悟”“多彩生活”三大议题,开展真诚、深入、多维度的交流研讨。
针对律师成长议题,宋海新律师提出,撰写专业内容是青年律师快速成长的有效路径。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法律评论,既能总结办案经验、提升文书撰写能力,又能向行业传递专业见解;加入新律师事务所时,优质的专业文章可作为“专业名片”,帮助其快速建立行业信任。同时,建议青年律师独立执业前,需充分评估自身案源储备、专业能力与风险承受力,优先选择与自身业务方向匹配、支持青年律师成长的平台。
围绕律师的执业感悟议题,朱亮律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独立律师的案源核心在于‘口碑积累’,通过平台获取的案源占比有限,线下专业交流、熟人推荐是更可靠的途径。关键在于把每一个小案件办扎实,以靠谱的服务建立信任,通过‘小圈子深耕、小步慢跑’的方式,逐步积累客户资源。”
谈及“印象深刻的执业案例”,丁雷律师以自身在执业初期代理的一起专利案件为例,分享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他总结道:“青年律师既要以专业能力把控案件细节,也要以成熟心态管理客户预期,这是执业必备的双重素养。”
围绕“青年律师工作与生活平衡”议题,张莉律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找到主业和副业的结合点”。同时,她建议,青年律师应结合家庭支持力度综合考虑婚育时间,无需给自己设定太大压力和目标,关键是在不同阶段明确核心优先级,避免过度焦虑。
圆桌会谈环节意犹未尽,在提问互动环节,参会人员积极与嘉宾深入交流探讨,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此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交流会不仅为青年律师提供了“获取经验、破解困惑”的实务平台,更促进了虹口区乃至上海市青年法律从业者的联结与共鸣。活动既传递了行业前辈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期许,也展现了青年律师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相信所有与会者将带着本次交流的收获与思考,在法律执业道路上稳步前行,共同为上海律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