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汇业律师事务所袁云律师来说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 不同的是,她今天上班的地点不是律师事务所,而是斜土路街道居委会。 通常情况下,她需要早晨7点就起床,匆匆吃完早餐,7:30分从位于提蓝桥附近的家动身,挤上868路公交,再换乘43路到肇嘉浜路,步行10分钟后,才能在9点钟到达今天的目的地。 “7:30分出发,可以确保9点钟之前到法律咨询点。”这条路高峰时段单程需要1个半小时,掐算好时间来到咨询点,是因为在这条路上,她从去年12月开始,每月两次,已经跑了半年多。 在此前的几天里,斜土路街道居委会也在居委会的公告栏上张贴了公告,内容大体是告知辖区里的居民,今天将有律师来本小区进行法律咨询,欢迎广大居民前来咨询。 2002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的袁云在大学时就是学生党员。毕业后在一家知名的公司做法务工作。半年前,当她走进汇业律师事务所时,就融入汇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这个温暖的集体,并且成为党员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名志愿者。 袁云律师今天要提供咨询的是一件发生在斜土街道辖区内的某小区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的物业纠纷。几年前,当业主购买房屋时,开发商曾经承诺将小区内临街的会所提供给业主们无偿使用,可如今开发商又将该会所的产权卖给了物业,而物业为了维持经费平衡准备将该会所整体出租给一个个体户做宾馆经营之用。因部分业主对开发商当初的承诺没能持续兑和担心安全问题,由此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居委会组织矛盾双方经过几轮面对面的协调,问题都没有满意解决。最后,他们想到了与居委会签订“法律进社区”结对共建协议的汇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而负责为该小区提供法律咨询的正是袁云律师。 律师法律专业特长在这起纠纷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在袁律师多次耐心细致的协调、解释和客观分析利弊的劝说下,双方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找到了一个解决纠纷的折衷办法。 袁云律师是汇业律师事务所走进斜土社区的10名律师中的普通一员。开展结对活动2年多以来,该所每年都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不下于500次。 “青年律师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不仅可以从各类复杂的民事纠纷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自己学习相关法律条文,提高处理案件的水平,同时也可以了解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袁云律师如此体会做这项工作的收获。 而汇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刘巍嵩认为:“通过结对共建,党支部找到了让党员律师服务社会的平台和抓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