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明1985年毕业于原华东政法学院,在《中国律师》杂志总编任上勤勉10余年,不久前就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他在中国律师界浸淫十几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跑遍了几乎每一个省市区,走访了数百家律师事务所,连续多年打造“中国律师论坛”,在中年转身之际,推出重头著述《律师中国》。
承袭4年前《法治天下》的文风和品格,《律师中国》同样从大处着眼,于细微处入手,倾听律师行业的风声雨声,洞察法治理想的云卷云舒。不夸张地说,刘桂明是中国律师业20年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反思者。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顾培东这样为当代中国律师画像:一方面吸吮着市场母亲的乳汁,另一方面必须聆听政府父亲的训导。这使得当代中国律师业必定是一幅斑驳陆离、难以描述的图象。从《法治天下》到《律师中国》,阿桂记录并见证的就是这样一段复杂的历史。
《律师中国》煌煌60万言,5辑,有以漫谈方式与律师们谈心聊天,也有与学者、律师、记者的对话……在《律师中国》中,阿桂不断发问和追问:《访谈:律师是一种境界吗?》、《评议:律师是一种表达吗?》、《话说:律师是一种思维吗?》、《演讲:律师是一种文化吗?》、《对话:律师是一种理想吗?》。
“该著力图从不断分化、变动的社会结构中找出中国律师的应有定位;在杂芜混沌且彼此冲突的意识形态中找到中国律师应当守持的文化价值;在各自为政、自以为是的失范状态中找出中国律师必须尊崇的权威和秩序。”顾培东如是评价《律师中国》。
在《律师中国》中,阿桂这样定义律师:本是很职业、可以很行业、应该很专业、必须很事业。而他对律师业的感情“可以不坚守,不能不热爱。”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