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刘云耕副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为了使普通百姓能够“请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律师”,申城全力推进律师服务进社区工作。8月11日,市律师协会和市法治研究会联合召开“律师与和谐社区”研讨会,探讨律师如何更进一步为社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作贡献。市委刘云耕副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律师服务进社区工作,为律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要积极组织引导律师参与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广大律师要强化奉献意识,投身于社区法律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会上,本市部分区、街道、居委会和律师代表介绍了律师服务进社区的工作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并提出了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困惑和体制性阻碍。社区代表对律师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律师的服务对于促进社区依法治理,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律师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给予深切的同情,并呼吁从体制上为律师服务进社区提供保障。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在会上就律师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和谐社区的建设就是要使居民各得其所、各得其宜,这就要求居民要遵守社会规范,明确权利义务。社会规范包括很多,如纪律、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是社会规范,而在现代社会,法律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规范,其内容明确而且有一整套的系统保证其得以贯彻实行。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在为社区事务、社区居民提供释法解纷的服务,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和社区稳定方面大有可为。市司法局、市法治研究会和市律师协会的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刘云耕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律师服务进社区工作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要求全市方方面面要重视律师服务进社区工作,发挥律师在促进社区依法治理,满足居民法律服务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律师服务进社区要完善体制和机制建设,解决实际困难,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律师服务进社区看作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刘云耕要求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积极组织和引导律师参与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培训,提高水平,规范服务。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从政策上、机制上引导一批律师事务所走出高档写字楼、商务楼,推进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的社区律师事务所的建设,切实让普通百姓能请到一流律师,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同时希望上海的广大律师特别是年轻律师,放宽思路,放远视界,不仅在高端法律服务领域如金融证券、企业并购、海商海事、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研究,提高水平,而且要以强烈的奉献意识和崇高的事业心,立志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等一些传统业务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将律师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崇高工作。
据悉,本市市区103个街道中有91个街道,全市30多个镇与178家律师事务所签约定期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在动拆迁纠纷、债务纠纷、遗嘱见证、房屋继承,赡养老人、劳动就业、工伤事故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其间也涌现出了徐晓青律师事务所、天一律师事务所和徐宏祥、徐晓青、徐明政、张善美、潘军等一大批热心社区法律服务的优秀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市律师协会对于他们的工作给予各种形式的表彰和鼓励。为了推进律师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市律师协会于新近又成立了法律援助与社区服务研究会,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推进律师服务进社区的研究和指引工作。市律师协会吕红兵会长表示,将在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支持下,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在使普通百姓“请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律师”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会上发言主题及发言人名单:
- 护法律权威 促社会和谐(市律协会长 吕红兵)
- 在社区服务中发挥律师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海市天一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善美)
- 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律师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重要作用(湖南街道政法书记 黄三飞)
- 律师心有多大,为社区服务的舞台就有多大(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党政办公室原主任 郑淑珍)
- 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是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主任 潘军)
- 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为“双高”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环境(静安区区委副书记 区政法委书记 王 瑜)
- 关于推进律师参与构建和谐社区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徐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