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服务尽快纳入政府采购 市人大代表建议挖掘消费增长点不妨“另辟蹊径”

    日期:2009-01-16     作者:皇甫萍 姚丽萍    阅读:3,012次
  面对经济波动,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不妨“另辟蹊径”。有哪些“消费增长点”是有待挖掘的“富矿”?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且听人大代表们评点“富矿”,为扩大内需支招。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也许你没听说过,但它将是扩大内需的‘新热点’!”市人大代表刘正东对此很自信。
    “帮助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律师具有无可比拟的专业优势。”刘正东说,较之于纳士入府任职、聘请法律顾问、会同相关部门组团服务等模式,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更能保证公共服务持续有效供给,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目前,政府采购服务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行机制。刘正东认为,借助这个平台,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将会成为新的“服务采购热点”。1996年,广州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中,就将专业咨询项目细化为资产评估、审计服务、法律服务3项;2008年,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就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公开招标。此外,深圳福田区政府也引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聘请专业 律师进驻派出所作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专业化、规范化。
    目前,本市还没有涉及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公开的机制运作。“建议市政府采购委员会尽快在‘政府采购目录’中明确列出‘法律服务’,并制定合理的政府采购法律服务额度标准。”刘正东说。
    
多建郊区商业网点
    “今年元旦,上海商业消费市场的红火景象显示市场消费潜力不小。”市人大代表马新生说,上海广大郊区欠缺正规商业网点,使得郊区农民不敢消费、不能消费。去年,上海百联集团在嘉定、奉贤、青浦“试点”开了一些百货商场、超市卖场等商业网点,去年一年市场销售额以10%的速度增长,证明郊区商业发展潜力巨大。此外,目前很多市民在郊区买房,郊区居住人口越来越多,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潜力更有待挖掘。
    马新生建议,拉动商业消费不能靠简单打折,而是要在形成货真价实商业氛围的基础上,加快郊区的商业网络建设,政府公共财政应给予相应支持。
    
“农超对接”降价格
    “迅速建立起高效直接的‘农超对接’机制,拉低产品终端价格,也能拉动消费。”这是马新生的另一份书面意见。目前,上海开始试行一些“农超对接”模式。去年,奉贤出产的“绿头鸭”直接进超市销售,价格便宜质量上乘,获得了市民的普遍欢迎。马新生说,大中型商业集团可以去农村“田头”直接包销,产品直接进超市售卖,使得超市产品实现专业化生产。这样,农副产品和日用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距离最短,时间最快,保证了新鲜度和质量,最有优势的是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得到了具体实惠,农民又因自家产品销得快而保证了收入。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