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律师阻碍“立案调解”的原因和对策

    日期:2009-02-12     作者:江苏法制报     阅读:5,710次
     立案调解(也称诉前调解)是指法院对民商事案件在立案前或立案后开庭前,由审判人员组织当事人先行协商调解的模式,可以快速处理一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矛盾和纠纷。但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律师阻碍“立案调解”现象增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开展。

     具体现象:1、立案前不愿意调解。法院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前做协调、说服工作,力争钝化矛盾,解决纠纷,但不少律师以各种理由不同意,而要求直接立案进入审判程序。2、立案后不同意调解。在立案后审判人员征询是否同意调解时,律师鼓动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接受调解。3、以过高要求阻止调解协议达成。律师碍于法官要求和当事人急于处理矛盾的请求,即使在接受调解过程中,也是过高地提出调解条件,或拒不接受对方的调解方案。 

     原因分析:一是对“立案调解”有抵触。认为律师的才能体现在庭审中,立案调解不能充分显现律师的水平和才华。二是影响律师收入。案件未进入审判程序,律师未能出多少力,当事人势必要求不收或减收律师代理费。即使在开庭后的调解也只能减半收费。三是当事人对立案调解不理解。认为调解没有法律效力,只是要求法院依法判决。 

     产生后果:一是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及时解决;二是影响立案调解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影响法院的公信力;四是增加当事人的诉累;五是使得案件的处理难度加大。 

     对策建议:一要大力宣传立案调解的程序、内容和便利,让社会各界逐步接受;二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立案调解,确保取得实效;三要与律师做好沟通协调,取得律师的理解与支持;四要取得司法行政部门的配合,对那些一味鼓动当事人拒绝调解、漫天要价的律师,及时与司法行政部门联系,共同携手依法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