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意见引发广泛争议。中国社科院昨日上午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对此进行专题讨论。专家透露,有关方面将对汉字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将很快公布。
据中通社报道,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表示,她对于社会上的“汉字复繁”与“更加简化”两种思维都不认同。她表示,恢复繁体字的代价太大,十亿多人重学重写,不易通行。面对目前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
王宁透露,目前教育部将对汉字的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已经进入相应的行政程序,将很快公布。她表示,对三种简化是不认同的:
一是“同音替代”,例如干犯、干净、干部、主干,都是用的同一个简化字“干”,这过于简单,不利于理解。
二是“符号替代”,例如邓的“又”部、灯的“丁”部、澄的“登”部,在繁体字中都是“登”,简化之后,反而成了三个不同的字,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也不利于理解。
三是“草书楷化”,一些简化字用草书代替正楷,而草书与楷书很多是不协调的。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