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不让农民工变“游民”

    日期:2009-04-05     作者:游闽键    阅读:2,591次
     今年1月,一份关于金融危机与农民工群体的调查引起了我的关注。调查显示,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城市用工市场严重萎缩,仍有59.3%的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愿回归土地。春节过后,大批返沪的农民工又加重了我的担忧——原来的工厂不要人了,新的工厂不招工,这部分没有工作的农民工怎么安置?历史上有过类似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而城市却迟迟未能提供充足岗位,无意返乡的农民工成了“游民”,并引发了种种治安、福利等等问题,城市为此不堪重负。

    今年的两会上,金融风暴下的农民工就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在提交的四份议案中,有三份与农民工问题有关。我认为,由于对就业信息掌握不够清楚,农民工涌向城市找工作,往往具有着盲目性。因此,在我的提案中有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为农民工就业建立公共信息发布平台,让大家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岗位还缺人手,哪些地方已经饱和。同时,进行区域性合作,引导疏导农民工流向。比如说,在上海多年的农民工可以将学到的职业技能带到西部去……

    2008年1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官方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3亿。中国农民工,这支最庞大的打工阶层,制造了全世界60%以上的服装、鞋子,制造了80%的电脑、数码相机,又制造了全世界接近1/4的汽车。然而,在中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如此关键角色的他们,却依然是不少人嘴边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因此在我看来,如何不让农民工成为城市的“游民”,最终还是应当回归到人,一个平等的人,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作为一名 律师,代理词通常是我们一抒己见的方寸之地,而我很幸运,能够亲历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调研,并以此平台为普通群体发出呼声。(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委员)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