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其实早已不是第一起。如果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律师”和“被打”这样的关键词,相信一定会有不菲的收获。此外,近来也有一些人文学者遭遇暴力,今年2月14日的情人节,作家徐来在北京一家书店签名售书时,就被两名据称仅仅是“看不惯他”的凶手刺伤。
为什么致力于维权的人频受攻击?为什么以社会良知为己任的文人学者们也屡遭袭击?我们的社会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现在,借由严义明律师的案子,是时间反思这些问题了。
案件的真相,或许需要较长的时间由司法机关去揭示和厘清,但是根据我对严义明律师的了解,按照他的业务领域涉及的常识,我们有合理的理由来怀疑行凶者的动机,也有必要的义务和责任提出适当的质疑。
数年前在哈尔滨,我跟严律师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担任大庆联谊案中的中小股东和散户的代理律师,提起全国第一起因证券发行欺诈引发的赔偿诉讼。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甚至不惜因为个人与事务所的利益冲突无法协调而退出原先执业的一家著名的大型律所,随即以个人名义开业,专事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权官司。上述种种,其良知、其毅力、其勇气,均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但也蕴含着非同常人的风险。
在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中,无论是文人的发言,还是律师的维权,都是消解社会矛盾,遏制暴力滋生的重要机制,何以如今这些人反倒变成了被侵害、被伤害的对象,在暴力抬头的背后,有着怎样隐秘的逻辑?这些暴徒及其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力量如果有委屈、有不满,本应该通过法律的途径主张权利,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向法院起诉而非要使用暴力?
这不得不说是当下的社会纠错机制乃至是司法的尴尬了。严义明律师的所作所为和一些人文学者的言论,必然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摆不上台面的利益,自然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获得保护。唯一有效的解决方式,只剩下数千年亘古不变而又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暴力。因此,与其说暴徒袭击的目标是严义明律师,不如说是对司法赤裸裸的藐视;与其说犯罪分子的刀是刺向徐来的肉身,不如说是暴力倾向在社会纠错机制的失衡中抬头。
无疑,任何犯罪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与特殊性。但是,类似暴力事件的抬头,恐怕已不是一个“偶然性”的问题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