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背景、国际商法,较为理想的就业出路是较知名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从事涉外非讼业务,而眼前的供需环境与小郭两年前出国时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记者一个取得美国律师执业资格的律师朋友去年进入香港一间律所做“涉外非讼”,10万美元的年收入惹人羡慕,春节刚过,由于“涉外非讼”业务的萎缩,领了一笔钱同雇主无奈解约。
采访间,小郭接到一条好消息,一家国内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开始有计划地为旗下诉讼业务大举招兵买马。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家营业额位居前列却并不以诉讼业务见长的律师事务所这么做,正是国内律师业在金融危机演进之下谋变的一个信号。
“的确有这样的趋势存在。”谈及时下上海的律师业态,上海市律师协会公司法律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建三与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王嵘持有相同看法。王嵘告诉记者,帮助企业上市、为企业商业投资提供法律支持的业务迫于当下低迷的市场环境,不得不暂停或终止;而关于金融危机下需要上庭的“诉讼业务”,王嵘的解释不经意道出了当下大型律所调整战略扩容“诉讼业务”的玄机。“这是因为遭遇危机的企业自身会有一个承压期,自己解决不了,才会有诉讼业务的需求,向律所求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