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代表委员批评:元旦难回家,轨交为何不延时公交为何不加车 (厉明副会长)

    日期:2009-01-12     作者:新闻晨报    阅读:3,042次
 

 

 

 □打不到车,部分市民不得不步行回家。

 □24小时营业的餐饮店成了不少人的去处

 CFP资料图片 □在寒风中步行回家,成为今年不少市民迎接新年的“另类”方式。

■委员提建议: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经验多学学 

■交通局承认:是个教训,公交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仍很缺乏 

■市民表扬:五角场

□晨报记者 李 芹 李欣欣 吴 飞 谢 磊 赵 磊

今年元旦,大部分在外迎接新年的市民可能没有想到,在跨年狂欢结束后,会面临“回不了家”的尴尬局面。那天凌晨,在寒风中步行回家,成为无数人迎接新年的“另类”方式。

今年恰逢国庆60周年,明年上海又将迎来世博会,重大活动出现的客流短时高峰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为此,代表和委员们将在两会上提交自己精心准备的议案和提案。

[建言者]□市政协委员袁园

(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市人大代表厉明

一辆出租车数十人抢招;打不到出租车,穿高跟鞋走4小时回家;夜宵车等不到,等来的却是早班车……对不少上海市民来说,今年元旦凌晨回家,是一件令人“辛酸”的往事。

在上海市两会召开前夕,针对今年元旦出现的“回家难”问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再次准备提交相关议案、提案呼吁,为应对节假日客流短时高峰,公交部门应增加车次,轨道交通则应该适当延长运营时间。

其中,市政协委员袁园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设立临时性应急调度平台应对节假日突发性人群的建议》,以应对重大节假日庆典过后市民回家难问题。

而长期关注公交优先的市人大代表厉明,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今年两会上,自己将努力在公交的财政预算透明问题上进行突破。

回家难:

一辆出租车数十人抢招

2008年12月31日当晚,人民广场、淮海中路及徐家汇等多个商圈的不少商家,都将营业时间延长至零点并推出跨年低价限时抢购活动,由此吸引血拼一族。而在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上演的跨年晚会也吸引了大量观众。

在1日零点钟声敲响后,血拼、跨年狂欢结束的市民形成了第一轮井喷人群,在人民广场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甚至出现过短暂的手机无法拨出的情况。

1日凌晨2点,在钱柜、好乐迪等地唱歌聚会的市民也结束了当天的狂欢,与之前受制交通工具无法回家的人群共同制造了第二轮的人群井喷。

然而面对庆祝新年狂欢的井喷人群,包括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却未能及时延运跟进,以至一辆出租车被数十人抢招,甚至出现人在高架上拦车的惊险场面。另外还有部分市民不得不顶着寒风步行回家。政协委员:

元旦返家难,公交部门有责任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缺位。”作为市政协委员,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袁园,也关注到了元旦返家难现象。“今年十月将迎来国庆60周年,明年世博会也将在上海盛大开幕,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庆典活动,想必也会出现人流急剧增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谁来为我们的普通市民提供便捷、准时的交通工具,值得思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袁园表示,元旦假期过后,自己回到单位随处可以听到朋友和同事对元旦返家难的议论。

联想到今年恰逢国庆60周年以及明年即将召开的世博会,袁园打算以此为主题,向大会提交《关于设立临时性应急调度平台应对节假日突发性人群的建议》。“有没有可能由政府牵头设立临时性的应急调度平台,媒体可以配合商委及时公布各大商圈的相关信息,方便应急平台做出合理配置。”袁园认为,上海拥有众多出租车公司与公交公司,“在这些公司内部,大家都有各自为营的调度系统,但在这些公司之间,却缺乏有效地沟通机制。”

此外,袁园还建议,是否可以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足球比赛的交通管理经验,“对于涉及庆典活动的地区,实施临时性的交通管制。针对有车族,临时设置大型停车场;针对无车族,可以适当延时关闭轨道交通、或者增派公共交通工具的准备,以保障观众能够顺利返回。”“当然,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公交公司,也应该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为广大市民提供有效的服务。”袁园补充说,在国外每逢大型赛事或者庆典活动时,有关公共服务行业都会做足预案,方便市民顺利返回。“究其根本,这和行业的公共服务意识有关。上海的公交公司市场化运行多年,政府在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自身也应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和水平,尤其是公交行业更要主动服务,提高质量和效益。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制定合理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调动各方积极性。”

人大代表:

公交财政预算得透明些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厉明提交了制订《上海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的议案,建议为公交优先立法。一年来,“公交优先”、公交从“姓私”往“姓公”改制虽进程缓慢,但仍不乏举动。

今年厉明仍在关注公交,但他将目光放得更高,“今年我主要关注公交预算的支出。”厉明告诉晨报记者,政府财政在向公交倾斜,但这笔财政带来多大的效果,其中的透明度还是一个问题。

去年厉明提出了《关于出租车扬招点站牌广告收入流入谁手》的书面意见,并最终通过人大获得了采纳解决,厉明也从中得到了启发,“预算透明,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或许从老百姓关注度大的民生问题着手,比如今年通过努力将支持公交的财政预算得以公开,明年再努力将另外一部分预算公开,可能是一步一步将整个预算体系透明化的一条道路。”

就代表和委员们反映的公交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上海公交体制改革已经悄然启动,今后,上海将形成“2+7”公交营运格局,即浦东、浦西各成立一家国有独资的公交公司,7个郊区“一区一骨干”,各有一家国有控股公交公司。而就在上月底,国有独资的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2+7”公交营运格局在浦东率先突破。

[亲历]打不到车,穿高跟鞋步行4小时回家

“绝对难忘的新年第一天!”元旦过后,在不少白领常去的论坛,网友们都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今年元旦凌晨回不了家的感受。

网名为“penny”的网友抱怨说,因为叫不到车,1月1日凌晨1点和朋友聚会后,自己从余姚路开始步行,一直到近4点,才在茂名北路上叫到车,“由于天气实在太冷,只能一边走一边吃点麻辣烫、烧烤。”“penny”的抱怨让不少人“感同身受”。一位参加聚会后站在人民广场苦等出租车的文小姐就表示,自己当天的经历更“悲惨”,“那天,我穿着高跟鞋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家,结果到家后不久就发起了高烧。好端端的元旦假期不得不每天与药片相伴。”

走不回去,只好找小旅馆住一晚

事实上,1月1日凌晨,记者也因为叫不到车而选择了步行回家。

从新世界门口步行到共和新路中兴路,记者一路上遇到了数百名步行回家的人。而在经过南北高架上匝道口时,记者更是亲眼目击到有人步行到高架上,一边步行一边回头扬招。

不过步行回家并不是所有人选择的回家方式,一些住得比较远的市民因为没有车不得不选择入住经济型酒店。另外部分市民在被多家酒店告知“无房可供”后,不得不入住到一些开在弄堂里的私人旅馆。

在北京东路的一家私人旅馆门外,几位打扮入时的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们有的住在浦东金桥、有的住在莘庄,“走回去估计要走到天亮,所以干脆找个地方住下来算了。刚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商务连锁酒店,结果一问说早就客满了,我们只好再到这家小旅馆碰碰运气。”一位年轻人说。

等不到夜宵线,“幸运”地等来了早班车

作为凌晨时分运营的夜宵线,当天也成为不少市民回家的希望,相对白天,夜晚运行的夜宵线间隔时间通常都在30分钟左右。但即便如此,不少市民当晚仍未能挤上回家的车,原因很简单——人太多了,车太少了。

元旦凌晨时分,在西藏中路一个公交站台上,近百人围着在等待公交夜宵线,记者注意到,不少等不及的市民甚至站在机动车道上不断地张望,“车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啊,都迟了半个多小时了。”

由于一辆夜宵线搭载人数有限,每次车辆经过后,站台上都会留下不少未能挤上夜宵车的市民。“一些准备搭乘夜宵线回家的市民一直等到凌晨4点半的早班车才得以顺利回家……”事后有读者向晨报记者反映说。

[数据]轨交8条线去年最后一天运了436.2万人次

晨报讯 2008年的最后一天,上海轨道交通再显大容量公共交通优势,截至12月31日23时40分,8线组成的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日总客流首超400万人次,达到436.2万人次,这是2008年上海地铁迈入网络化运营新阶段以来第9次刷新客流纪录。

当天各条线路客流分别是:1号线136.2万人次,2号线112.9万人次,3号线50.8万人次,4号线52.6万人次,5号线12.5万人次,6号线16.3万人次,8号线44万人次,9号线11万人次。

其中,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均刷新了本线客流纪录,而2号线则是首度突破100万人次,是继1号线后上海第2条轨交线路单日客流超过百万。

五角场商圈:三条线加班,两个多小时加运2万多人

市交通港口局对元旦凌晨“回家难”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专门到各家公交公司、地铁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记者从市交通港口局了解到,今年元旦凌晨,全市并非所有的公交线路都“遗忘了”在外跨年狂欢的市民,其中五角场商圈的多条公交线路就采取了临时加班的措施,将众多市民送回了家。

记者日前采访了巴士一汽第一分公司经理王建华。王建华告诉记者,通过商场的广告他们了解到,五角场当天万达商业广场、百联又一城、东方商厦等多个商家都要将延时营业到元旦凌晨1点左右,“我们分公司的55路、61路和910路这三条线都经过五角场商圈,比如910路是从中原地区经过五角场、外滩,一直到南浦大桥,我们当时就考虑到,当晚五角场商圈肯定会聚集大量的人,如果我们还是像平时那样,在12点以前就结束营运,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回不了家。”

于是,1月1日凌晨,55路、61路及910路均延长运营到凌晨1时30分以后,“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延时运营中,三条线就运送乘客达2万多人。”“我们平时一整天的营运额大概在12万元左右,而当晚两三个小时之内,营收就达到4万多元,可以想象,那晚几乎每辆车都是满的。”王建华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主动针对节庆活动,尝试延长多条线路的营运时间,许多住在中原地区的市民都对我们几条线路表示了感谢。”

市交通港口局:的确是个教训,建应急平台可行

“明知道1号凌晨人民广场挤满了人,为什么公交、地铁还是照样在12点前就停运?”带着网友们的种种质疑,记者采访了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坦言,今年元旦凌晨发生的“回家难”对上海交通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个教训,“这说明整个行业的‘敏锐性’还很缺乏,对市民的服务意识也必须进一步加强。”

该负责人表示,以往,在一些举办重大比赛、重大活动的场所周边,公交、地铁都会临时增加班次、延长营业时间,以确保参加活动的市民能够回家。“今年元旦出现的尴尬局面,之前可能公交、地铁方面都没有预料到。”

“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设全市范围的应急平台具备可行性,相关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沟通,以便公交、地铁提前安排调度。”该负责人表示,以今年元旦出现的情况为例,如果管理部门提前了解到全市哪些地方有商场延时促销的跨年活动,就能事先做好预案,并有针对性地通知相关公交、地铁,“那么当晚的情况肯定会好很多。”“从另一方面说,元旦凌晨的状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必须加大推进公交优先战略,今后随着公交体制逐步调整,政府的投入要切切实实地用在公交事业上,市民才能享受到更好更实惠的公交出行。”该负责人说。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针对世博会制定公共交通的预案,并就客流高峰日、平常日等准备了不同的预案。

市交通港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世博会将是上海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一个契机,“通过世博会,今后上海公共交通行业的应急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