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梦洁:近段时间,力拓 “间谍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9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向新华社记者证实,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于7月5日晚在上海被依法刑拘。那么这4名员工,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到底泄露了什么?
【画面】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
【解说】这里是位于上海淮海中路300号的新世界大厦,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位于这座大厦52层。力拓“间谍门”事件发生后,这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证实,力拓集团胡士泰等4名员工因“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中国国家机密”被依法刑拘。
【同期】外交部发言人 秦刚:中国的有关部门是在掌握了大量的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他们(胡士泰等人)为境外刺探窃取涉及中国的国家机密,给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这样的情况下,依法对他们采取了有关的行动。
【解说】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源开采和矿产品供应商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
这次被刑拘的4人中,胡士泰曾担任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力拓铁矿石部门中国业务负责人。他出生于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早年留学澳大利亚,后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进入力拓公司,其他3名涉案人员均为中国公民,是力拓公司雇佣的中方人员,同样是铁矿石销售团队成员。
【解说】对于力拓员工被拘一事,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澳方会尊重中国的法律体系,并表示这一事件不会影响到中澳贸易关系。
【同期】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
如果这些员工在澳大利亚被拘留的话,我们也会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但现在我们必须尊重国外的法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中国的法律体系。我看不到有任何因素会破坏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
【解说】目前,这起案件仍在调查之中,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力拓的内幕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众说纷纭,特别是案件中涉及到的铁矿石交易内幕更令人关注。
【解说】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长。2003年,我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一半。然而,自2003年参与铁矿石谈判以来,我国企业组成的谈判团队却“屡战屡败”,不断接受国际矿商的涨价要求,根本没有定价权。对此,业界认为,出现这样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我方的商业情报被泄露。就拿此次的力拓事件来说,涉嫌“窃密”的范围,不是一般的商业情报,而是非常核心的企业和行业机密数据。这些机密数据的泄露,造成在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中,让对方掌握了国内谈判团队的底牌。
【同期】社科院公共管理与政府政策所经济博士 马光远:
那么别人在打牌的时候,看着我们的牌在打,那么这种情况,我觉得这种情况来讲的话,它不是一个钢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它是一个国家机密,它是一个产业机密,它危害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体中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领域的问题,不是某一个钢厂的问题。
【解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始终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这一尴尬事实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外商“窃密”的事实。专家认为,“力拓事件”所揭开的,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
与日本及欧美等主要钢铁生产国产业集中度高、企业只采购长期协议矿不同,我国大大小小的钢厂数以千计,而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仅有112家大型钢厂和贸易企业。众多中小钢厂需要铁矿石,却没有进口资质,无法进入国际矿商的长期协议体系;于是,一些大型钢厂就把进口的、自己用不掉的低价长协矿加价,转手倒卖。这样一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形成了“长协矿”与“现货矿”两个市场并存的独特现象。
【同期】社科院公共管理与政府政策所 经济博士 马光远:
这个协议价,主要它是一个长期的一个价格。我们也可以叫它是一个锁定价格,在比如说一年时间内这个价格它是不随着供求关系或者大宗商品等税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话等于锁定了一个长期风险。
【同期】上海钢之家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文章:
这些(铁矿石)进入现货市场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会给市场造成一种混乱,价格体系的混乱。
【解说】“现货矿”的定价往往高于“长协矿”的定价,明显价差造就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同时这也给囤积、炒作制造了机会。而随着近年来各地新建钢厂相继上马、钢铁行业产能迅速扩张,“现货矿”的比重不断增长。业内人士表示,进口铁矿石价格两个市场并行的“双轨制”,造成了我国铁矿石贸易市场秩序混乱、利益混杂的局面。一些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大型钢厂可以通过倒卖铁矿石谋利,所以并不很在乎长协矿的价格高低;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钢厂苦于原料短缺,往往私下与铁矿石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这给铁矿石谈判带来不小的干扰。
【同期】上海钢之家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文章:
因为铁矿石产业谈判,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这个钢厂和进口商,铁矿石进口商,他的利益取向都是不一致的,同样是钢厂,它利益是不一致的.这样给我们每次谈判的谈判代表,他在商业谈判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他很难取舍,很难代表所有钢厂,或者贸易商的利益.
【解说】这次“力拓事件”,被业界看作是整顿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的一个开端。
【同期】社科院公共管理与政府政策所 经济博士 马光远:
我觉得第一个当然是打破所有制,就是说把大家真正搞成铁板一块,搞成一个很强大的话语方。那么第二点,我认为应该在制度上应该加强,我认为中钢协,不是去削减一些贸易商,去整顿进口资格,而是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做,第一个方面,我认为对于铁矿石进口,完全可以放开,不必要设审批资格,一旦有审批就有寻租,就有被击破的机会,如果大家都有进口资格的话,这个问题肯定不存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第二点,我认为应该改组中钢协,把中钢协改组成所有的部分所有制,没有等级歧视的,真正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的,这么一个协会。
【同期】上海钢之家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文章:
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都拥有进口许可资质,而不是按规模大小来的,只要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然后,贸易企业你参与铁矿石进口,必须和钢厂签订这个代理协议,包括价格、付款方式等等,数量,都给你签订协议。这样的话把进口铁矿石(贸易)放开,我觉得将来更有利于我们铁矿石市场的稳定,也更有利于我们进口市场的规范。
【解说】同时,针对近年来经济、科技等领域屡屡出现的商业间谍活动,法律专家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在我国现有的《保密法》《国家安全法》等基础上,可以通过专项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打击力度。
【同期】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 陈乃蔚:
虽然我们国家有《保密法》,有《刑法》,但是对于涉及到国家机密的,我认为应该通过专项的立法,来加以规定,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来维护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确保我们国家在国际经济这个竞争的市场的舞台当中,利益不受到损失。
主持人张梦洁:随着调查的深入,“力拓案”终将水落石出,但这起案件留下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力拓案无论对于中国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都敲响了一记警钟,它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大对于窃取商业秘密和跨国行贿受贿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使我国企业公平正常地参与国际竞争。感谢收看本期《新华纵横》,再见!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