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两败俱伤的悲剧,被杀的何雷是无辜的,但对杀夫的陈丹蕾而言,也是重大的人生悲剧。”日前,记者专访了当年留美女硕士陈丹蕾杀夫案辩护律师、著名刑辩律师翟建,回顾当年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时依然唏嘘不已。
案件回顾2004年12月25日凌晨,陈丹蕾与丈夫何雷因感情纠葛而积怨,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度大学宿舍内持刀刺伤何雷,随即被警方逮捕,后来被保释出狱。2005年5月,陈丹蕾获悉自己可能被判处缓刑,并驱逐出境而萌生杀念。2005年8月20日凌晨,陈丹蕾在美国住所内,用手枪对准睡在床上的何雷脑后开了一枪,何雷当场死亡。8月25日,陈丹蕾使用假护照,搭乘航班潜逃回中国,入境时被浦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查扣。9月,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陈丹蕾犯故意杀人罪判处陈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附带民事赔偿44万余元。
杀人犯竟是个娇小女子
受陈丹蕾父亲委托,著名刑辩律师翟建为其辩护。“我第一次到上海市看守所看望她时,第一眼实在难以将眼前的女孩杀人联系在一起。”翟建回忆,陈丹蕾理着一头短发,个子小小瘦瘦的,显得很娇弱,话很少,性格十分内向。更让翟建惊讶的是她眼中透露出的眼神,简直可以用漠然来形容,仿佛已经置身事外。
她只是针对律师的提问平静地回忆事情的经过,好像在谈论陈年往事,有些事情她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因为她说,在杀了何雷之后,她抱着他大哭一场,自己在那里呆坐了不知多久。或许在她看来,随着何雷的死去,自己的世界也就此结束了,外面世界的纷扰再也和她无关。
碎尸和自首情节是关键
翟建在仔细研究了案情后分析,陈丹蕾对杀人供认不讳,为此案辩护的关键在于如何为其减轻刑罚,其中碎尸和自首情节是辩护关键所在。
陈丹蕾自述,一枪打死何雷后在网上找到一个叫“杰克”的人,他让陈丹蕾购买了塑料袋、手套、除味剂等东西后让她出门,等她回来后发现“杰克”已经走了,拉开冰箱后发现何雷的尸体已经被肢解成几块塞在里面了。
“从犯罪心理学来说,一般一旦一个人承认了一件大的罪行,不会刻意隐瞒小的罪行。就杀人案来说更是如此,杀人都承认了,其他还有什么不愿意承认的呢?”翟建分析,“另一方面,以陈丹蕾这么娇小的身材,将身高近1米八的丈夫肢解也不太现实。”
因此,在法庭上,翟建通过证据和推理抓住这两点为陈丹蕾辩护,认为她没有肢解尸体,而且有自首情节,并对法官陈述了陈丹蕾因从小父母离异产生的心理阴影,因为父母离婚后母亲生活得很惨,在她看来离婚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使她自己对待婚姻的态度发生偏差,最终酿成了这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她枪杀丈夫时已经心死
最后,在认可了律师辩护意见及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法院认为“由爱生恨”是这次杀人案的主要原因,但陈丹蕾到案后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尚不掌握的犯罪事实,有自首情节,作出对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
“宣判的那天,陈丹蕾表情仍是一脸漠然,没有流露出一丝喜悦的表情。虽然这对她而言,意味着有机会获得重生的机会,但也许,亲手将丈夫枪杀的那一刻,她早已心死。”此后,翟建再也没有见过陈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