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怀柔区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全区政治工作考核体系”之后,全区的法制宣传局面大变样。用怀柔司法局副局长姜亦生的话说:“过去,普法宣传活动都是我们‘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可自从有了考核,全区所有成员单位的普法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少单位都主动找司法局商量怎么把本部门的普法活动搞好,真正从过去的‘要我普法’变成了‘我要普法’。”
怀柔区司法局局长糜柏杨说,2006年,怀柔区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全区政治工作考核,占百分制的4分,同时对于工作基础扎实、形式创新的单位另给予1分的加分奖励。四年来的实践证明,考核体系的建立是怀柔“大普法”工作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形势下促进怀柔法制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最有力、最有效的工作机制。
“自导自演”变“指挥若定”
董志会是怀柔司法局法宣科的科长,也是普法工作纳入政治工作考核前后变化的亲历者,一说到这两年来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董志会就抑制不住的有种成就感。“这几年来,我们明显感到法宣工作的推动顺畅多了,去年搞的‘普法总动员’活动,全区30多个单位都踊跃参加。虽说是规模庞大,可我们指挥协调起来一点都没觉得费劲,真找到了‘导演’的感觉。”
去年年底,怀柔区滨湖万米公园内的盛况,很多怀柔的老百姓都还记忆犹新,普法大转盘、迷途知返、打击犯罪等一系列趣味游戏,将普法和娱乐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城管、药监、计生等20多家单位悉数到场,都在自己的“摊位”前为过往的群众答疑解惑,并发放精心准备的宣传材料和小礼品。
董志会告诉记者,按照他们下发的通知要求,愿意参与活动的单位自愿报名。可没想到的是,所有接到通知的单位几乎全部响应,以至于最后他们不得不因场地容量的问题“忍痛”拒绝了部分单位的热情。不仅如此,到场的单位中,有半数以上都是一把手领导亲自坐阵,亲自参与普法活动。
记者了解到,自普法工作有了这“4+1”分的考核后,怀柔全区范围内人人参与普法的“大气候”正悄然形成。区财政将普法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全区每年用于普法的经费有近50万元,人均年普法经费1元以上,近三年还追加了百万余元用于重大活动临时性支出;区委组织部出台了处级领导干部“任前考法”、“会前学法”制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确定了公务员轮训必学法律知识;国资委近300场大规模法制培训,旨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经营能力……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普法志愿者也加入到普法队伍中来,普通农妇高秀伶组建的民间普法艺术团,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法律知识带到怀柔农村的千家万户;几名政法单位退休老干部自愿组成的老干部法制咨询组,编写“法律知识问答”、开展法律咨询;法官、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专业法律队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普及法律知识,实现“办结一案,教育一片”……
阵地建设化“虚”为“实”
普法阵地建设几年来取得的成果,是又一个能够让怀柔区普法工作颇有“成就感”的事。
如今走在怀柔,普法的信息随处可见,通往怀柔雁栖不夜谷、神堂峪景区的道路两侧,远远就能看见12块大型法制宣传橱窗,景区入口100米的“法制廉政宣传长廊”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市第一个具有浓郁满乡文化风情的“普法公园”也在怀柔率先落成。与此同时,一个个全新的普法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搭建起来,44辆公交车上有了“法律流动阅览室”,135个公交亭改建成了“普法宣传亭”,309个基层法律服务室变身固定的“法制宣传室”。董志会对记者说:“依靠这些搭建起来的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普法宣传阵地,使得普法工作向纵深开展有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可拥有一个坚实的阵地对于怀柔司法局来说,曾经几乎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姜亦生告诉记者:“以前,全区很少有村级法制宣传橱窗,镇乡级没有一家有固定的法制宣传阵地。可一要求建普法阵地就涉及到经费的问题,哪个单位都不愿意自己掏钱干普法的事,以至于怀柔的普法硬件建设举步维艰。”
2007年,怀柔区司法局就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列为了当年法制宣传考核的硬性指标,明确要求各镇乡、街道必须建成一个固定法制宣传阵地,各村、社区都要有法制宣传橱窗。
用董志会的话说:“考核文件下发后,作用力超乎想象,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了起来。”董志会印象很深刻,当年年底验收时,全区16个镇乡、街道办事处投资总计300余万,均建成了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法制宣传阵地,村(社区)级普法橱窗覆盖率100%,普法硬件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阵地建好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百姓,怀北镇邓各庄村村民尚淑琴说:“自从村里建成法制公园,我们就养成了没事来公园转转看看的习惯,边锻炼身体边学法律,一举两得。”据统计,2007年当年,各普法阵地共举办宣传活动112次,,现场咨询2500余人次,通过建立固定的场所,将抽象枯燥的法律变的看得见、记得住,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怀柔法制宣传成功化“虚”为“实”。
普法方式惊喜不断
据姜亦生介绍,普法工作中的创新做法一直是考核中的加分项目,最多可以加到1分,可就是这1分就可能造成最终考核等级的天差地别;也就是这1分,最终大大促进了怀柔普法工作的推陈出新,惊喜不断。
2009年的法制宣传工作考核,怀柔区地税局可谓是最大的赢家,以获得基础项4分和加分项1分的满分成绩,而其最突出的成绩就在于不断翻新的普法手段。记者了解到,怀柔地税局不仅借助“涉税事项告知短信服务平台”、北京DM邮政广告平台、广播“地税时分”等多媒体、多角度“见缝插针”似的宣传税收法律法规,而且在全区举行的公务员学法用法有奖征文活动中,还参与出了自己的“新点子”。
据地税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参加全市的征文活动,地税局内部先在全局范围内展开了一次税务法律法规学习应用的征文活动,进行了首轮筛选,并将获得全局第一名的文章推荐到市里参赛,果不其然拔得头筹。同时,局里还把局内收集上来的其余优秀文章编辑成书,成了普法的新素材。
姜亦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考核,像这种主动想办法提高普法成效的做法在怀柔全区举不胜举,比如区药监局专门出资拍摄了六集关于用药安全的普法短剧,加入到“电影加片”中,在电影开演前进行播放;市级重点工程沿线的汤河口镇建起了全区第一个镇级短信普法平台,每周都会向镇村两级干部编发征地拆迁等相关法律短信。
姜亦生对记者说,借力政治工作考核,他们现在每年在编制新一年度的考核标准时,都会把现阶段难啃的“硬骨头”纳入到考核中去,有了考核工作推动起来就顺畅得多了。2010年,做好“五五普法”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阵地建设都将成为新一年考核的重要内容。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