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安徽开展万家网站签署文明办网自律公约活动

    日期:2010-03-26     作者:李光明    阅读:797次
    在安徽省唯一的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中安在线”首页的显要位置,网民都可以轻松进入该网设立的“万家网站签署《文明办网自律公约》”专题,在线签署自律公约。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网宣办倡导开展的万家网站签署文明办网自律活动,得到安徽广大网站和网民的积极响应。

今年3月初,安徽省10家政府网站、10家新闻网站、10家商业网站、10家企业网站、10家手机报和10家网络运营接入企业等60家单位在淮南共同启动了“安徽万家网站签署《文明办网自律公约》”活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文明办网自律公约》,公开向社会承诺“八提倡、八反对、八促进”,号召全省广大互联网从业者和网站从自身做起,强化行业自律,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全面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车敦安说,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不仅是社会需要、网民需要,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各类网站和网络运营接入企业认识到,依法办网、文明办网是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站和网络运营接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关心和政策激励,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支持。网站和网络运营接入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为其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加强行业自律注入了内在动力。

用制度作为文明办网保障

“网站和网民,是利益共生体,没有网站,网民无处发声;没有网民,网站同样无以发展扩大。”芜湖市民心声网负责人说,该网建立之初就建立内容前置审查制度,过滤不良帖文,所有发帖由在线编辑前置审核后才能发布,对于涉黄、涉暴、低俗、攻击党和政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帖文博文,一律扣留。“审帖的尺度是严格规范的,既要保持政府网站的文明、纯净、健康和有序,又要让网民在这一平台畅所欲言,如实反映市民心声,为百姓排忧解难。”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网站内容的健康向上,安徽一些网站从建章立制着手,严把网站内容的入口。如今,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保障建设绿色网络,已经成为安徽一些网站的共识。

像中安在线,该网站相继制定了《新闻编辑工作管理规定》、《网站新闻资讯编发审稿制度》、《编辑职责》、《新闻稿件采编规范》、《首页内容发布要求》等制度,在审稿把关上设置“高压线”,设立编辑、部门主任和总编辑三级审稿,负责网站管理和内容审核。被称为安徽第一的网络社区“合肥论坛”,把文明自律融入到了工作的各个环节,每一台电脑下方贴有打印的自律公约和相关规定,工作人员抬头低头间,便能严格要求自己。

“中安在线”总编辑孙邦坤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它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基础是现实社会。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互联网的法制化越来越深入,因此,遵章守法是文明办网的前提。

创新特色是文明办网的生命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是不少地方网站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安徽省网管部门通过文明办网的理念与各家网络运营机构找到了契合点。

许多视频网站主要通过依靠低俗内容或者无版权影视剧吸引网友眼球,增加网络流量和赚取利润。面对一些网站的“成功经验”,“中安网视”在建立之初就坚决否定了这一捷径,而是立足于健康向上的视频内容,不走猎奇路线,陆续开办的几大原创视频栏目,立意新颖又不失特色。“中安调查”开安徽省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先河,将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种种现象予以曝光,深受网友好评。“问政会客厅”和“嘉宾网谈”两大访谈类视频栏目,已经累计邀请了100多位安徽省厅局领导、各地市负责人以及各行业代表人物做客,就政府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视频访谈,并与网友在线交流,旨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努力打造成沟通政府和百姓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此外“中安网视”中开办的新闻、经济、生活、健康等数个视频栏目,坚持发布正面健康内容,通过一大批可看性强、立意高的视频节目,实现主流传播。

“实践证明,网络电视不走低俗路线、不靠猎奇取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但不会使网络电视走向没落,反而越来越好。”安徽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汪家驷说,文明办网是党报办网站的使命所在,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任何时候都要突出主流舆论,突出主流声音,突出主流民意。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立网之本,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扩大网站影响力,用文明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

安徽一些地方管理者认识到,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公开谩骂、侵犯隐私、内容失真等不良现象屡屡出现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多是群众的情绪使然,这个平台应当能够作为疏解群众情绪的重要渠道。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安徽各地都搭建了网上问政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与网民互动,引导网民文明参与,疏解网民情绪。如芜湖市政府不断加强对市民心声网督办反馈的力度,通过“在线回复”、“在线访谈”和“红黄牌督办”,解决群众的诉求。安徽宣城市则利用宣城新闻网“南宣论坛”、“十八巷论坛”,通过开展网上以帖文交流、网下以活动沟通等多种方式,为广大网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及时回复解答网友在网上的咨询、投诉和建议,成为沟通政府和网民之间的桥梁。宣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虞爱华还多次回复宣城新闻网南宣论坛网友的帖文。目前,“南宣论坛”和“十八巷论坛”注册网名总计超过6万人次,影响力和吸引力正逐步扩大。安徽省网宣办负责人章理中说,论坛与网上问政相结合,既保持网络匿名发帖的活力,又坚持媒体自身所秉持的公信力、传播力,两相结合,改善了网上舆论生态环境,为文明上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让网民可以理性有序地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成为了地方政治生态建设的好帮手。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