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司法考试“阴盛阳衰”实际执业却男多女少

    日期:2010-07-12     作者:杨京瑞 那佳    阅读:3,226次
  据 《法制晚报》报道, 7月1日是国家司法考试北京市网上报名者现场确认的第一天。记者从北京市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获悉,截止到6月26日10时,共有31293人在北京通过网上报名且缴费成功。

    这些人从7月1日开始要持相关证件到北京市司法局进行现场确认。

    据介绍,本次司法考试报名人员有3个特点: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九成多报考者在35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者占总人数逾七成。

特点一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据统计,本次考试报名者男性为 13650人,占总人数的43.62%,女性为17643人,占总人数的56.38%。

原因分析

女生更爱法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郑小敏老师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法学专业本科生人数基本上都是女生多于男生。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辅导员杨婷婷的解释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她称,一般在高中阶段,学文科的女生就比男生多,而且从高考成绩来看,也是女生比男生稍好些。

    法学专业属于文科,因此法学院招来的女生自然就比男生多。尽管高校也想尽量平衡男女比例,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该校法学专业去年录取的男女生比例就为4:6。

    此外,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进司法机关工作,比较稳定,是女孩子比较理想的工作,这也是女生更偏爱学法律的原因。

    高校法律专业女生多,所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的女生自然就多于男生。

进公检法有“敲门砖”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的教师徐树强对记者说,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还是选择进入企业、律师事务所等实务性单位较多,而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偏少,这也是司法考试报考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

    杨婷婷告诉记者,北京市公、检、法机关要求应聘者必须通过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就意味着在就业时将更具竞争力,这无疑成了报考人数增多的原因。

    她介绍,该校99%的法学专业学生都报考了司法考试。

特点二

35岁以下超九成

    从年龄分析, 25岁以下的为14564人,占46.54%,25岁至35岁的为15018人,占47.99%,35岁至45岁的为 1492人,占4.77%,45岁至 55岁的为 189人,占0.60%。总括来看,35岁以下的占报名总人数的94.53%。

原因分析

考试是为找工作

    郑小敏称,司法考试可以说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考试,是从事司法相关工作的必要考试,因此考试的主力军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和刚毕业一两年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95%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会选择参加司法考试。

    杨婷婷介绍,司法考试难度较大,需要时间和精力,在校生和刚毕业的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试,所以不仅在校生报考人数多,而且通过率也相对较高。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通过率都在50%以上,并逐年上升。

特点三

本科学历超过七成

    本次考试报名者中,学历为大专 (放宽条件)的为245人,占总人数的0.78%,本科在读 (大三)的人员有 4639人,占总人数的14.82%,比去年多1000余人,大学本科的人员有23364人,占总人数的74.66%。

    本科毕业和大三学生占报名人员的89.48%。

特点分析

本科是司考黄金期

    徐树强介绍,大学本科阶段是报考司法考试的黄金期,尤其是大三学生,除了准备毕业论文外,课业压力不大,有利于专心复习考试。

    同时,现在报考, 9月开学后参加考试,到年底时知道自己是否通过,正好赶上择业的时机。

大三开始考更有优势

    杨婷婷表示,从前年开始,国家允许大三在校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因此更多的在读大学生为就业时更有优势而选择参加司法考试。

    此外,对于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司法考试虽然有难度,但经过努力是能够通过的,这为他们的就业拓宽了道路,同时,也增强了司法考试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本科毕业和在校生报考人数偏多与就业导向有关,且以后还会继续增多。

律协统计

女律师只是男性一半

    记者从北京市律师协会获悉,根据近日的统计,北京市共有律师约21700名,其中女律师7378名,占 34%,男律师 14322名,占66%。女律师人数是男性的一半。

    该协会宣传负责人杨孟涛介绍,律师行业的男女比例在最近几年一直是这样,原因是律师行业收入虽然高,但也是劳动强度大、风险大的行业,所以比较适合男性。

    女性通过司法考试后,进入公检法单位或者企事业单位的人数,要远远大于进入律师队伍的。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