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对信用卡套现案件的定罪和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联已建立起“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各商业银行也纷纷建立起自身的风险监控系统。发卡机构一旦发现存在套现行为的信用卡,将立即采取止付措施,同时将持卡人信息报送至中国银联,以实现不良持卡人信息共享。
央行上海总部昨天表示,正在研究将持卡人套现行为记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事宜,届时持卡人非法套现的不良行为将可能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直接影响其个人信用报告。一旦持卡人的套现行为被发现并列入信用报告“黑名单”,会严重影响其信用记录,今后向银行借贷资金也将非常困难。
央行上海总部称,接下来将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度和特约商户实名制,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制度。据了解,近期银联也正在逐步关闭开展信用卡收单业务的个人结算账户,北京万通、官园批发市场、潘家园眼镜城等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市场已经停止刷信用卡。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常见的信用卡套现行为主要是通过POS机套现和利用网上支付工具套现,还有部分通过循环套现(称“养卡”)或利用分期付款额度套现等。信用卡套现行为愈演愈烈,在某些地区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交易规模巨大。
央行和公安部于2009年6月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成立了“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办公室”,建立了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机制。2009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有关信用卡套现的司法解释,对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