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部全面规范政府部门为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开始试行,包括就业、养老等10大类、60项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让群众在社区内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也让社区服务者更加明确了肩上的职责,同时标志着北京市在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了解,2009年初,一场围绕社区规范化建设开展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开始试点,两年来,根据北京市确定的七方面26项重点、近100项指标,已经有1600个社区实现了规范化,明年内全市2633个城市社区将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实现规范化后,社区管理的体制理顺了、制度健全了、服务到位了,社区内群众之间的矛盾减少了,而参与社区各项管理和活动的积极性则越来越高涨,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发和谐起来。
社区服务站变公共职能为“贴身服务”
人口计生与公共卫生、社区环境环保、社区综合事务、社区福利与劳动保障、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文化,走进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西里的社区服务站,整洁宽敞的大厅内,六个标注明确的窗口连成一个宽敞的柜台,社区工作者们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前来咨询或办理相关手续的居民提供着周到的服务。
“以前办一件事情要跑好几个部门,有了社区服务站真是方便多了,好多事情不出社区就能办,而且还比我们自己来回跑快得多。”家住永定路西里的姚阿姨对记者说,她现在家里有点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服务站。
姚阿姨所享受到的便捷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9年,北京市投入了11亿元改善社区工作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近千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350平方米以上。目前,所有试点规范化建设的社区全部设立了社区服务站,除了提供公共服务外,服务站还整合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和项目。
永定路西里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服务站站长贾秀杰告诉记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是她们社区服务站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服务站从周二到周五每天都组织有兴趣课堂,周二手工班、周三合唱班、周四街舞班、周五长笛班,居民们都特爱参加。”贾秀杰说,通过这些简单的文体活动,居民们的心连得越来越紧了,服务站渐渐变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地方。
据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介绍,今年,北京又立项了1000个社区,明年还将立项650个社区,到明年年底使全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全部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让全市的居民都能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方便、快捷和实惠。
“三位一体”新机制变独撑为“联动”
对于像贾秀杰一样的社会工作者来说,社区各项工作规范化后,虽然工作内容比从前单一的居委会时代更多更细致了,可工作起来的难度却比从前小了很多。而这背后的“玄机”就在于伴随着社区规范化建设而创新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服务站分工配合、协调联动的“三位一体”新机制。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社区建设科科长石凤荣管理社区建设工作多年,对原有体制下居委会的工作状态印象深刻:“过去,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职能都在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少,工作内容又琐碎繁杂,而且还得花大量时间完成上级政府分派的各项任务。虽然也想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改进服务水平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可总觉得没有时间。”而自从社区运行机制理顺之后,居委会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
按照新的运行机制,社区党委主抓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考核;居委会负责全面了解群众需求,依法自治,同时监督服务站工作;服务站则专职根据居委会搜集的“民意”,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服务,“三驾马车”并行不悖,紧密衔接。定期召开的三方联席会,围绕社区大事随时召开的工作会、协调会,大事小情先听居民和相关各方意见,而后集体讨论协商,保证充分畅通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做出最有利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方案。
社区工作者们纷纷表示,明确社区组织定位和职责后,清楚自己要什么、要学什么,也知道劲儿该往哪使了。
志愿队伍壮大变被动管理到主动自治
在永定路西里社区的服务站里有一个“热门”的接待柜台,取名“民心窗口”。别看这只是一个窗口,后面的支持力量可是非常强大,都是社区里的党员居民和党员工作者。这个窗口中有个“协调队”,是社区里知名度很高的纠纷化解专业队伍。
协调队由10多名成员组成,其中既有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也有现任的法律工作者,群众的矛盾一反映到“民心窗口”,协调队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不仅能够为服务站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还会随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开展调解工作。“协调队员都是专业人士,调解中有理有据,身份又是居民,说起话来更能被对方接受。”贾秀杰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协调队,社区矛盾的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了。
类似“协调队”这样的志愿工作队伍,在永定路西里社区还有法律咨询服务队、治安巡逻服务队、青少年服务队等多支。而在北京全市的其他规范化社区内,志愿服务也都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该区目前已经建立起了2.6万余人的和谐促进员队伍,通过发挥“政策法律宣传员、居民工作信息员、政府工作监督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居民事务服务员”的“五大员”作用,完善居民自治;而西城区的红莲中里社区还以“社区金色阳光协会”为载体,吸收了近3000名会员,组织居民开展各种学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志愿服务者多了,不仅改变了以往社区居民之间楼上楼下不认识、擦肩而过不说话的尴尬,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也使得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社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和谐。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