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长沙人刘江何玉兰两口子得知自己丢失的儿子刘洋可能在河北邯郸,现名董山根时,都有点不敢相信。
特别是何玉兰,仔细看了河北警方传真过来的身份证照感觉不像,“我崽的头发有点卷,这个虽然头发是卷的,但肯定是烫过的”。但刘江深信,这就是自己的儿子,“公安部门DNA验证说匹配机率是99.9999%哩。”
12月20日下午1点半,潇湘晨报记者陪同刘江夫妇以及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民警等一行,共同登上从长沙开往邯郸的K186次列车。
14年前:孩子下楼玩后再也不见了
何玉兰清楚记得,小名青青的儿子是在1997年1月28日被拐走的,“那时只差一个礼拜就过春节了”。
当时刘江一家住在河西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校园里,宿舍楼前有一块草坪和一口池塘。那天,3岁半的小刘洋穿着一件毛线衣下楼玩,他的爷爷在附近散步,奶奶晚了约半小时才下楼。没想到等她下楼时发现,小孙子不见了。
发现情况不对,一家人赶快报警,并发动所有亲朋好友一起找。刘江回忆,他们在各种报纸和电台打寻人广告,可小孩的消息仿佛如石沉大海。刘洋的外公在外孙丢失后三天,因突发疾病过世。
14年过去了,何玉兰说起当年仍泣不成声。
无奈之下,两口子在公安部门检测了DNA,希望将来有机会能通过DNA找到儿子。幸运的是,正是这一细节让他们有机会在14年后,再次见到儿子。
“14年了,他还认得我们吗?”
火车缓缓驶出长沙站,儿子刘洋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就像电影胶片在何玉兰的心中一帧帧放过。
在何玉兰的记忆里,小刘洋头发有点卷,小眼睛,活泼好动,平常最喜欢学武打片里的动作。他也很聪明,3岁的时候就能背20多首唐诗,还会讲简单的英语,也知道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今年4月份,长沙市岳麓区公安分局麓山派出所干警告诉他们,失踪多年的儿子可能找到了,“你们想不想接他过来?”。
“想,做梦都想!”刘江顿时激动起来,“真是老天开了眼。”特别是小孩的爷爷奶奶,一直对孙子丢失心存内疚,这次无论如何也想见孙子一面。
列车开过武汉,窗外夜已深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何玉兰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时拿出儿子小时候的相片反复看,“他会长得什么样?我们两口子都还蛮高,他应该也不会矮吧?10多年了,他肯定不会认得我们了吧?……”
寂静的夜色中不断传来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刘江夫妇坐在过道上沉默着。10多年的梦想眼看就能圆梦,让两个人既紧张又期盼。
凌晨4时40分,火车到达邯郸站,正是北国风寒的时节,走出温暖的车厢,浑身不由得瑟瑟发抖。早在这里等候的邯郸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常英怀简单的介绍情况后,一行开始向鸡泽县进发。
儿子在餐馆打工,愿意回老家
董山根现在的户口在鸡泽县小寨镇,目前他正在河北保定一家餐馆打工。
接到警方的电话后,21日中午,董山根登上了从保定开往邯郸的火车。让刘江夫妇感到高兴的是,孩子在和小寨派出所所长武振山通电话时,表现出想回长沙老家的意愿。不过,让两人忐忑的是,孩子显得有些纠结,经常关掉手机,也不接其他人的电话。
小寨镇派出所所长武振山介绍说,2000年,在河北全省打拐专项行动期间,警方在摸排调查时发现董山根来历不明,县公安局立即对其进行采集血样并录入了DNA信息库,“不过由于当时全国的信息没有联网,因此没有及时找到他的家人。”
从2009年开始,公安部着手全国DNA信息联网工作,将全国各地的DNA数据陆续输入这一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刘江夫妇的DNA信息是今年3月20日进入全国数据库,而董山根的DNA信息是4月7日入的库。当天,系统很快自动匹配,显示两人DNA匹配机率达到99.9999%。
经当地警方查明,董山根的养父母董孝全、赵金芬夫妇生了三个女儿,膝下无子,而董孝全的母亲王玉美一直想要个孙子。1997年二月,以1500元的价格从他人手中收买了一名4岁男童,取名董山根,即希望他能够像北方的树一样扎根当地不再离开。
21日上午10时,在鸡泽县公安局民警的陪同下,刘江夫妇一行来到了小寨镇董山根的家。
生母养母见面,哭成一团
这是典型的北方农村院落,院子收拾得挺整洁,门家三株石榴树已经掉光了叶子。董山根的大姐说,弟弟小时候最喜欢这几颗石榴树了。
在这里看到了董山根4岁时拍的相片,何玉兰拿出自己随身带的儿子3岁半时照的相片一对照,再无怀疑:“没错,这就是我儿子。”这时,董山根的养母在三个女儿的搀扶下来到何玉兰面前,几个人哭成一团。
何玉兰哽咽着说,“你放心,我们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就算他愿意回长沙生活也会让他两头跑,就当有两个家,两个妈妈!”
21日晚6时许,董山根回到了小寨镇的家里。6时30分,刘江夫妇闻讯赶到镇上,此时夜色已深,一轮明月透过薄雾照着这个小院子。
一见到日思夜想的儿子,何玉兰顿时激动起来,“儿子,妈妈好想你!想了14年了!”本来镇定的董山根也抑制不住情感,和亲生父母抱头痛哭起来。刘江安慰着儿子,看到你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对你都很好,我的心里好过很多,回家看看吧,想什么时候回来就回来。
此时,董山根的爷爷蹲在里屋的一角,默不做声,泪水滑过脸颊。这一幕显然刺痛了董山根,他一把跪倒在爷爷面前,“爷爷!我不走了!”在小寨镇派出所民警的劝说下,董山根才答应回长沙老家看这边的爷爷奶奶。
21日晚11时,董山根一行登上了从邯郸开往长沙的T189次列车,开始14年之后的第一回湖南之行。
相关新闻
湖南省第一例通过DNA盲比找到的被拐儿童
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民警刘孙益说,董山根是我省(湖南)第一例通过DNA盲比找到的被拐儿童,我省一年大约侦破拐卖小孩案件100多起,但都是通过调查摸排等传统手段侦破的。
全国DNA数据库从今年1月1日到现在共检测了8万余例儿童的血样,而父母方单亲血为2000多例,双亲的血样8000多例,两者差距很大。公安部门对来历可疑的小孩是要求强制采样检测,而对于父母只能是自愿的原则,因此希望那些失踪小孩的父母能主动采样,这样找到小孩子的机会也更高。
如何提供血液采样?警方介绍,如果发现小孩可能被拐卖,父母可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由当地县公安局或是派出所采集父母血样,由各市州公安局统一送往省公安厅刑科所DNA室。公安机关会免费为其进行血样检测并输入全国统一的DNA数据库。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