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公布9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
日期:2011-01-28
作者:张辛欣、董峻
阅读:1,024次
农业部27日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9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刘某制售假种子案。刘某自2008年至2009年非法组织生产“丹玉86”玉米种5万余公斤,销售金额247460元,获利2万余元。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对刘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同时被判处罚金8万元。
河南省范县捣毁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黑窝点。该窝点冒用天津、上海等地农药厂36种标签,生产假劣农药品种43个,1万多件,总案值近100万元。此案已移交公安局查处。
海南省保亭县南茂场益农农资部经营高毒农药案。益农农资部经营国家禁用高毒农药。保亭县农业局对当事人经营违禁农药行为做出行政处罚。
江苏省张家港市朱某销售国家禁用农药产品案。因涉案金额大,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当事人朱某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江苏省丹阳市韦某无证生产假冒农药窝点案。韦某等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被逮捕。
湖北省黄冈市徐某销售假冒他人品种权的假种子案。黄州区农业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湖北省武汉多超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证生产、推广应当审定而未审定棉花种子案。该公司未取得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并推广应审定而未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案值35万元。武汉市农业局对该公司处以责令改正、没收棉种9916公斤、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
甘肃省武威甘鑫种业有限公司未按照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种子案。该案违法所得100200元。甘肃省农牧厅依法责令其改正违法生产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200元。
山西省文水县潘某等销售假玉米种子案。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置。
据悉,2010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全年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4万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5个,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54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