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公告称,该组织将于4月1日对中美对于中国信用卡支付程序的争端递交法庭。
WTO官员表示,该争议现交由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一个工作小组,最迟于九个月后公布调查结果。美国称,中国营造了一个垄断的电子支付市场,允许银联处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将美国公司排除在外。
此前,由美国控制的三大信用卡公司 VISA、运通和万事达已向美国贸易官员投诉,指责中国保护信用卡支付体系,没有开放年值超过7000多亿美元的信用卡消费支付处理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指责银联垄断存在瑕疵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宣称,中国人民银行自2001年以来发布了多项限制措施,使人民币支付卡交易由中国银联垄断,对外国供应商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承诺。而此前VISA已经在中国境外的部分地区封杀了银联支付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就金融服务业状告中国首宗案件。业内人士认为此案意义深远,不仅涉及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且是美国试图打开整个中国服务业市场的一块“试验田”。针对起诉,商务部公开表态称,中国有关银行卡电子支付的措施是符合世贸承诺的。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王保东表示,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已全部履行,与银行业有关的承诺也已履行。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金融律师吕骆豪表示,美国方面指责银联垄断的说法存在瑕疵。银联在全球银行卡市场中所占份额并不大。在中国的银行卡市场是由各个银行自行结算的,VISA完全可以与中国各银行达成信用卡结算协议,走各行的结算通道。
吕骆豪认为,VISA与银联的争端,缘起VISA与银联双联盟多币种卡之上的争端,该卡在中国境内发行,受中国法律管辖。同时中国也制定了《反垄断法》,依照正常程序,应先在中国的法律所有救济程序进行完毕后,如果中国的法律条例规定与国际条约相冲突,才提交国际组织进行处理。此外,该争端在两家企业之间,依据常理,这样的经济争端也应先走司法程序。
吕骆豪称,中国持卡人是有选择权的,信用卡走哪个通道大多是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持卡人申领信用卡时,并未告知何时只能用什么样的结算通道。VISA与银联的争端中,这样区分他人权利的各种约定按照法理来说是无效行为。
11.2万亿蛋糕惹出争端
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新增银联卡4.9亿张。正是这样的漂亮成绩单,引起了以VISA为首的美国三大信用卡公司的不满。
VISA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其银行卡业务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利润的增加。银行每转移500亿美元的柜台交易至ATM,VISA可以从中获得5亿美元的零售业务利润,而每转移500亿美元的柜台现金交易至POS机消费,则意味着VISA可以获得3亿美元消费回佣收入(假设POS消费平均回佣收入为0.6%)。
银联发展这般迅猛,VISA的业务不断受到影响。一年多前,VISA向银联发出警告,令其停止通过自己的支付系统处理“VISA、银联”联合品牌信用卡的国际交易。不过,银联态度强硬表示拒绝,并不再考虑与VISA合作开展任何新业务。
去年6月,双方的争端进入白热化。VISA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但凡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VISA将执行首次罚款5万美元、再犯每月罚款2.5万美元的标准,重罚收单银行。而7月份,事态似乎有了些微变化。银联方面称,VISA不会封杀其海外结算通道。与此同时,VISA中国区负责人也对封杀一说矢口否认,强调并无此事。不过,双方并没有解释事情出现方向性变化的原因。
实际上,“封杀令”于彼时是切实执行的。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包括迪拜、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一些大商场的名品店,在当时都走不了银联通道,即便能刷出来,速度也极其缓慢,与VISA结算通道的快捷相差甚远。
这是VISA始料未及的,当初进入这一市场并培育银联,目的是希望获得数以亿计的持卡消费者,但却把这些消费者赶向了银联一方。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对等的局面并非市场竞争所致,中国决策者对于国内市场的谨慎开放态度让VISA可以置喙的缝隙微乎其微。而中国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银联卡和银联渠道,很大原因是它比VISA要便宜选择VISA意味着更高的结算费用,以及多次结汇所带来的意外损失。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