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考核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国内律师

国内律师

创新发展下的静安律师

    日期:2012-02-08     作者:静安区律工委    阅读:5,534次

静安区,可谓律师人数“大”区、地域面积“小”区。在总共才7.2平方公里的静安,却注册有1760余名律师,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50余名律师,可谓中国律师第一密集区!如果再换一种算法,就是每4000平方米,就有一名静安律师,这个数字虽然比不上纽约曼哈顿每平方公里4622名律师的集中度,但与曼哈顿相类似的是,楼宇经济在静安区域内作用显著。

如何在有限的地域中谋求发展,是静安律师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静安律师工作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际静安”建设发展方略和奋斗目标,为政府依法行政、为客户维权提供了优质、高效、及时的法律服务。在发展思维上,静安区司法局以“创新思维、探索发展”指导区律工委的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静安区律师工作形成了一条“勇于突破、自成特色”的发展之路!

创新发展之主导思想:党建是基础、方向要正确

静安区律工委深刻认识到,律师业务发展固然重要,但加强党对律师的领导和指导更为关键。2009年4月,静安区司法局成立了律师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律师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懈的党建努力至今已卓有成效,截至2011年6月,静安区法律服务行业现有党支部62个,其中独立党支部51个,联合支部11个;党员535人,其中35周岁以下党员占59.8%,三分之一的党员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静安党员律师已经成为本区法律服务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律师党建工作中,静安律师始终坚持“以传统原则为基础、以方式创新为手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创新思维主要有:
一是创新载体。各基层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纷纷开展了创意组织生活实例征集评选活动,创意的火花让各律所党支部焕发出勃勃生机。2011年,区司法局党委又在各律所党支部中推进新的工作方法,比如开展“微型党课”优秀实例评选活动,将支部活动的着力点下放到每个党员个人,让普通党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一名普通党员都能有机会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谈感想、讲体会,谈身边人、说身边事。努力通过党员的党课自己讲这一方式,使党员能坐得住、学得进,促进党员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相结合、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相结合。灵活的党建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解放日报》、《上海支部生活》、《凝聚》等报纸、期刊都先后对该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
二是创新内容。各律所党支部在结合本所业务特色的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如,沪家所、弘正所党支部深入街道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捷华所党支部与武警开展共建活动,宣传国防知识教育、开展法律咨询等拥军活动。原本所党支部主动为客户公司举办“法律实务与裁员”研讨会,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好裁员问题,安全“过冬”,受到客户公司的好评和赞扬等。
三是创新方式。为了能够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精神,静安区各律所党组织都建立了电子邮箱联系渠道和手机短信联络平台,形成畅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道,确保上级党委的各项紧急要求任务能迅速传达到各律所党支部及每名党员,使党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能始终与上级要求同步。另外,区里还组织各种律师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的积极参与。如“静安区法律工作者双语演讲比赛”、“法律服务业微型党课实例评选”、“创意组织生活实例评选”等,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律师党员的生活。
借助不断的创新,静安律师的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党员的责任意识与先锋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律师业务正确的政治和思想方向,成为静安律师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创新发展之业务拓展:练好“内功”、精耕细作

上海律师的竞争发展已进入“白热化”。静安区律工委认识到,如果没有创新思维、特色模式,就无法适应现代律师服务业的要求。静安律师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索一条成长与发展之路。
 探索业务拓展之一:创办“律闻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渗入到法律服务领域之中。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静安律师打造了“律闻网”这一大型法律服务平台。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律闻网”在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律师之间起到了沟通的桥梁作用,该项目还获得了上海市2010年科委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立项和资助,市科委、区科委分别出资50万元作为一期建设投入。“律闻网”建成后,将是国内第一家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电子化法律服务的大型网站,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享受法律法规检索、线上法律咨询、合同文件起草等各种法律服务,同时将大大降低律师的服务时间和价格成本。这种多对一的服务模式比起一对一的传统服务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将是未来法律服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探索业务拓展之二:“低碳经济”中寻突破
静安律师认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领域业务的不断发展,“低碳经济”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更大的比重。静安律师应加大谋划“低碳”发展战略、及时向“低碳”领域业务转型,从而率先涉足“低碳”领域的法律服务。由此,一些有眼光的律师事务所纷纷加入“创新发展、低碳转型”的创新之路上。以捷华所为例,该所专门成立了一支由4名合伙人、10名专职律师组成的环保新能源团队。2010年,该团队编写完成了《低碳中国》一书,由于角度独特、通俗易懂,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除在区域内推进“低碳”创新业务之外,静安律师还积极创造交流平台,推动省际“低碳”合作。2011年5月,静安律师前往西安市开展了以“低碳领域的律师法律服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捷华所分别与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陕西臻理律师事务所签订了《低碳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并对来自陕西50多个律所的60余名执业律师进行了“低碳法务理论与实践”的专题培训,在全国树立了静安律师“低碳专业法律服务”的良好形象!
探索业务拓展之三:“楼宇经济”中显身手
静安区虽然地域狭小,但由于地处上海市正中心,写字楼林立,白领集中,“楼宇经济”是静安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该区特点,静安律师积极开拓具有本区“楼宇经济”特色的法律服务之路。比如,针对“楼宇经济”开展的“合同能源”法律服务,就是其中卓有成效的工作之一。经区律工委与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商委等部门深入沟通,捷华所等律师事务所开拓的合同能源管理法律业务有声有色,不仅促进了区域楼宇节能减排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且增加了律师服务的业务创收,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除此之外,静安司法局与多家律所针对静安白领集中的特点,针对白领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服务,这些律所与“白领驿家”合作,暨服务了群众,又普及了法律,在静安白领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创新发展之外向联合:“技能”输出、合作发展

虽然静安区律师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办案数量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但部分律师事务所丰富的人才资源却因受本区域法律服务市场饱和度的影响,难以转化成切实的经济效益。为突破这一“瓶颈”,静安律师一度也陷入迷茫之中。
200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为静安律师外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近年来,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随着高铁、动车的陆续开通,长三角逐步形成了一至二小时的经济圈。因此,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法律服务领域都蕴藏着无限商机,长三角的地位不可忽视。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二线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法律事务应运而生,亟需各专业的法律人士提供投融资、企业并收购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服务,从而保障当地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发展。
静安律师敏锐地认识到,在国家“大布局”的发展前景下,静安律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以及项目律师的中介功能,盘活律师的客户资源,提前介入、创造和捕捉“商”机。静安律师可以以“泛长三角”经济活跃地区为重点,以二线城市为突破口,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前景和业态开发,通过市场前景调查、构建合作框架、联系资本合作、设计法律模型、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方式,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区域开发服务。
从2007年开始,静安律师就开始致力于开辟“以上海为根基,辐射长三角,瞭望珠三角,联合西南片”的战略思想,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外向联合探索之一:与江苏、山东兄弟省份密切合作
2007年9月,静安区律工委组织5家律师事务所代表和部分投资界、企业界高管等一行11人,组成静安律师“泛长三角”经济项目考察团,赴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等三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洽谈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外向联合探索之二:与昆山等近邻经济“强”市互动发展
昆山市紧邻上海,是中国的“百强县”之首。2008年始,静安区律工委多次组织律师代表团赴昆山进行考察交流,并与昆山台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这标志着静安法律服务业开拓长三角法律服务业市场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除昆山市之外,2009年7月,静安区律工委还组队赴浙江诸暨进行交流和考察。会议期间,两地律师共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约定以“互相宣传提升各自知名度、互为分享事务所资源和经验、互为提供司法领域的咨询和技术支持、互为协助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互为提供学术研究和司法调查”为原则开展相互协作。截至2010年7月,静安、诸暨两地已有近20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结对合作协议。
外向联合探索之三:在驻沪“企联”中寻机遇
鉴于各省、市驻沪企联数量众多,蕴含诸多法律服务机遇的情况,静安区律工委大力推进静安律师与各企联的互动交流。2009年4月,静安区律工委到杭州驻沪企业联合会考察,受到了杭州商会领导的热情接待,双方就联合开办知识产权论坛、静安区法律工作者协会与杭州驻沪企业联合会开展多方位合作、静安律师为驻沪浙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洽谈,并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为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外向联合探索之四:推进长江沿岸集群法律服务合作
2009年7月,静安区司法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上海市律师协会静安区工作委员会、静安区法律工作者协会在上海共同举行了“共饮一江水、携手迎世博——沪汉中心城区法律服务合作签约会”。会上,各单位联合发布了《长江沿岸城市集群中心城区法律服务合作联盟倡议》。之后,静安区司法局和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代表两地法律服务业签署了《长江沿岸城市集群中心城区法律服务业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跨区域法律服务业合作的大幕。
2010年10月,静安律师还组织律师与重庆律师互动,参与举办“国际服务贸易高峰会之法律服务研讨暨对接会”,并签订了《长江沿岸城市集群法律服务工作框架协议》,旨在打造长江流域法律服务共同体。静安区域内的方达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分别与重庆江都律师事务所、金牧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协议。
静安律师积极推进的外向发展的市场拓展战略,不仅扩大了静安律师在全国的美誉度,而且使得静安律师在全国的市场上寻得了契机,拓展了律师业务的范围。静安律师在外向联动的积极努力,正在取得丰硕的回报!

创新服务之立足本地:政府好“参谋”、客户好“智囊”

在外向发展的同时,静安律师在参与本区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静安律师不论在政治工作、还是在经济建设方面,一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服务本地之一:为本区建设添“金砖”加“银瓦”
根据静安区委、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静安商务港、建设国际静安”的总体要求,静安律师除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更在推动静安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静安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能级迅速提升。据统计,2010年静安法律服务行业年营业收入逾12.06亿元,年税收贡献2.38亿,为静安区建设的物质保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服务本地之二:区“委托律师招商”活动中显风采
律师是一个具有丰富社会资源的群体,特别是从事高端经济、金融业务的律师,在各类行业领域内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有着比一般部门人员更灵敏和多元化的经济信息网络。针对这一认识,静安区律工委在律师中积极推广“激活律师资源,参与区域招商”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8年,由金石所律师牵线,区司法局会同区招商部门与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接洽,成功将海富基金引进静安。之后,又借助律师资源,为嘉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绿源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办事处、上海仲裁委等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定位和发展要求的优质企业和组织入驻静安穿针引线,为拓宽静安税收资源、推进静安区域经济建设,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服务本地之三:律师“维稳”促和谐
除了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外,静安律师在服务政府、“维稳”服务、矛盾化解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静安区所属各局、办均有律师法律顾问。“有事找律师”,在静安区行政系统内的观念已蔚然成风。而静安律师在促进社会和谐、参与社会稳定工作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静安是上海的中心城区,近几年一直面临“旧城改造”,而拆迁问题就成为静安“旧貌换新颜”的重大障碍之一。拆迁问题关系群众的安居乐业,同时也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协调拆与被拆双方的矛盾,正确普及相关法律,确保政策法律有效实施,也是静安律师贡献所在。几年来,静安区的百悦、捷华、原本等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区动拆迁矛盾化解工作,有效地推动了静安旧城改造工作的开展;再如,以“11•15”火灾为例,2010年11月16日上午,距离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一支由132名律师共同组成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就已集结完毕,并迅速投入到善后处置工作中。该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事务繁琐,法律关系复杂,但静安律师毫无怨言,一年来一直潜心积极努力、用心处理此次事件。
多年精心打造已铸就“静安律师”的品牌!
当前,1700余名静安律师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正在用创新的精神、昂扬的斗志,谱写着一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激扬凯歌!展望大势,静安律师发展前景广阔;着眼现在,静安律师色彩缤纷!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7